本报讯 日前,以“智链融合 创领未来”为主题的 2025 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京皖两地企业与机构现场签署合作协议14项,意向性协议金额超50亿元,覆盖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数据算力等关键领域。
本次推介会聚焦人工智能核心赛道,京皖双方深度梳理两地产业链互补优势,精准形成供需对接清单,定向组织20家重点企业“一对一”深度洽谈,并匹配精选近 300 家优质企业现场交流。此外,京皖两地工信部门在推介会举办前,集中摸排企业产需对接需求,邀请一批匹配度较高的企业开展京皖重点供需企业见面会。
在专题推介与场景发布环节,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围绕安徽重点产业发展及人工智能赋能情况进行推介。芜湖市重点推介特色产业园区及优惠政策。合肥市发布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涵盖智能社会治理、数字城市运营、产业融合创新等五大领域共36个具体应用场景,释放百亿级市场机遇。
京皖双方以“链”为媒,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汇聚全球供应链领域权威声音,进行深度对话交流。多位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空间科学、人工智能落地物理世界、大模型时代下的数据工程、国产大模型技术研发等前沿领域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剖析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前沿技术如何重塑传统供应链模式,建言京皖深度合作,助力企业数智化升级。
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唯一一个省市联办的专题活动,本次推介会由北京市贸促会会同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主办,旨在加强区域合作,精准链接京皖产业链资源,搭建政企研高效对接平台,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来自20个国家(地区)的40余个国际组织和机构、政府部门、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院士专家等500余人参会。
本次推介会为京皖两地深化区域协同、共谋高质量发展搭建务实对接平台,将进一步促进两地产业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有力推动京皖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近年来,安徽主动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在汽车领域,安徽已集聚奇瑞、蔚来等 7 家整车企业、近 1600 家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后市场企业1700 余家,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机器人领域,安徽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达520 家,2024 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超3万台;人形机器人领域集聚整机企业 10 家、产业链企业 40 余家。(本报见习记者 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