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国仇家恨不可忘记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摘要: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内心交织着咬牙切齿的愤怒、痛彻心扉的悲伤,更涌动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坚定信念。“南京大屠杀”,这是中华民族的国殇,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铭记的历史。影片

  • 我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宿州火热开战

    摘要:本报讯近日,我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宿州市体育馆激情开赛,全省1032名青少年击剑精英齐聚一堂,在剑道上展开激烈角逐。本次锦标赛堪称我省年度青少年击剑赛事的巅峰之战,由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联合主办

  • 六安举办“皋城之星”达人秀海选

    摘要:本报讯日前,第三届“皋城之星”达人秀海选在六安启幕。这个“零门槛”的百姓舞台,是六安文化惠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其探索文化强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缩影。海选现场,平凡人成为耀眼明星。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等

  • 我省启动2025革命文物主题季行动

    摘要:本报讯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发布消息,2025年7月至9月,该厅将联合安徽多个省直部门共同开展“风展红旗——2025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行动。此次行动旨在系统挖掘、保护与利用江淮大地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

  • 宿州职工书画作品巡展灵璧站启幕

    摘要:本报讯近日,“宿州市职工书画作品巡展(灵璧站)”在灵璧县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开幕。活动由中共宿州市委宣传部等四部门联合主办,灵璧县总工会承办,展出全市各行业职工的百余幅书画精品。此次巡展以“百年工运路翰墨

  • 皖版好书亮相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摘要:本报讯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安徽展团精心筹备,组织省内17家出版发行单位齐聚山城,携2000余册精品图书、100余种获奖图书及重点新书闪亮登场,在书博会上掀

  • 安徽工人参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

    摘要:在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工人在共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投身生产,制造武器与生活必需品,为根据地乃至全国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工人运动相关问题的规范1942年1月1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工人参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

   期次:第8630期   

在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工人在共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投身生产,制造武器与生活必需品,为根据地乃至全国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工人运动相关问题的规范

1942年1月14日,《淮北苏皖边区联合救国总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案》对工人及工会组织问题作出清晰规定:乡中雇工超五人应成立雇工小组,三个小组可组建雇农工会;工会以救济失业工人、增进工人福祉为宗旨;针对集镇与码头工会的失业工人,可组织其加入生产合作社和运输合作社,工人可自愿选择是否集资入股。

1943 年 5 月,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子久发表《如何去完成组织根据地内人民大多数的任务》一文,强调加强宣传,通过“会员制”调动工人群众,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

1944 年 10 月,中共淮北区委副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在《淮北五年来群众工作总结》中,针对农村工人、集镇手艺工人与码头工人,分别提出不同工作策略:

农村工人工作策略。其一,雇工工会与农救会分离,工会会长由本地工人担任,合理调整上下工时间。其二,工会不仅要推动生产提升,还需加强工人教育,利用开会、雨天或农闲时间开展阶级、文化及生产本领教育。其三,正视农村富农与工人的阶级矛盾,农救会与工会引导工人和农民团结共进。

集镇手艺工人工作策略。其一,明确集镇手艺工人多属农村贫农,行业复杂,敏感浮躁但易接受新事物。其二,集镇工会除评定工资、调整劳资关系、提高生产外,要利用工人夜校开展教育。其三,建立工人武装,以备抗击敌人。其四,救济失业工人,克服行会思想与狭隘经济主义观点。

码头工人工作策略。其一,码头工会适时调剂工人,组织评资会评定工资。其二,设立夜校对码头工人进行教育。其三,成立码头工人自卫队,维护交通、保护商旅。

二、发展根据地生产

1941 年 9 月,新四军军部兵工厂政治指导员吴运铎从盐阜区前往皖东抗日根据地筹建兵工厂并担任厂长。该厂生产子弹、修理武器,还制造迫击炮弹、地雷及新制手榴弹,有力支援了新四军第二师作战。吴运铎在一次挖取雷汞时遭遇爆炸,左眼失明,左手四根指头被炸掉,左膝炸裂。但他出院后,带着伤残与工人一同设计和制造了 33 台生产子弹的机床,年产子弹达 60 万发。他的忘我奉献精神激励了当地工人,许多工人成为英雄模范工作者。1945 年,淮北边区发布《淮北苏皖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规范了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的选举标准、方法及奖励制度,有效激发了工人生产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关系。

1942年秋,皖中工人抗敌协会成立后,为加强根据地建设,专门派人到根据地中心区学习制造火药、地雷、石雷、手榴弹和武器等技术,既满足了对敌斗争需求,又为根据地创办兵工厂奠定基础。

在淮北、淮南、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40 多个县市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积极发展工业和手工业,开办造纸、榨油、农具、造船、采矿和军工等企业。1939 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浙皖办事处在屯溪成立,先后在皖南设立屯溪、泾太、休宁等事务所和指导站,建立数十个生产合作社,涵盖缝纫、制鞋、烧炭、造纸等行业,泾太事务所还建立小型兵工厂支援新四军抗战。

1941 年,淮北苏皖边区创办淮北工厂,下设纺织、织布、化学、被服、造纸、纺织机器制造六部,产品满足根据地军民部分需求,在培养干部与工人、提高生产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吸收敌占区失业工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和县功剩桥一带办起九个大小工厂,和含地区办起四个小型兵工厂。天长县铜城天高农具厂是皖东较大工厂,1944 年 7 月至 11 月,生产价值 317 万元的各种农具,按市价八五折出售给农民。皖江行政公署在江北巢无地区创办的巢南煤矿有工人1000 多人,新四军七师供给部被服厂有工人 600 多人,卷烟厂有工人 50 多人,四师兵工厂、修械所、被服厂、织布厂、皮革厂、炸药厂等有职工近2000人,大江银行印刷厂有工人65人。(据《安徽工人运动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