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下的城市街巷,外卖配送员的蓝、黄色身影穿梭不息。为深入了解高温下这一群体的工作状况与需求,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近日,芜湖市弋江区工会干部走出办公室,化身外卖配送员,开启了一段难忘的“配送之旅”。
“我作为新人在接受入职培训后,就跟着外卖配送员丁大姐熟悉路线和流程。”7 月 25 日,弋江区总工会干部张春柳介绍道。丁大姐刚退休不久,在家里闲不住就想着做点事补贴家用。张春柳跟着丁大姐在两小时内靠接单跑了20家,还不包括伙伴求援的单数。
外卖配送员都有自己的业务片区,丁大姐也是这样,张春柳介绍说:“除了要搞清楚如何接单、抢单、取餐、应对客户外,外卖配送员必须要熟悉道路,在经常跑的小区要知道如何安全走近道,遇到多层楼房没有电梯常常要跑到6层,遇到高层电梯繁忙,跑上 10 层都遇到过,这样的天气半小时下来,身上就湿透了。”
通过体验张春柳发现,对于外卖配送员来说,累一点能接受,但是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卡单”和小区不能骑行。张春柳告诉记者:“在中午、晚上送餐高峰期,往往配送员赶到餐饮店后会发现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取到餐,这就是‘卡单’,卖家也没办法,订单全集中在这一个时间段,配送员取到餐后即使铆足劲也无法按时送达。还有一些居民小区由于管理严格,外卖配送员不能骑车进入,而小区面积又很大,需要步行送餐,这也会影响送达时间。这两点对于他们来说特别有压力。”
体验结束后,张春柳感慨:“只有当汗水浸透衣衫后,才能切身体会到外卖员群体的不容易。亲身参与,才能发现外卖配送员在系统接单、路线规划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想办法找到更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她将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列了台账,成为推动相关服务落地的“原始数据”,并列入了今后的工作计划:参与新入职外卖员岗前培训,要更深入讲解交通安全、权益保障等知识;推动驿站服务升级,让奔波后的劳动者能喝上一口热水、享片刻清凉;针对“卡单”问题向平台提出高峰时段运力调配建议……(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