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产品质量安全连着民生福祉,关乎发展根基。近日,2025 年安徽省产品质量安全联动风险监测“五进”(进卖场、进产业园、进电商平台、进校园、进乡镇)活动在广德市启动。活动聚焦油漆、电动自行车电池等民生产品,推动质量安全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坚守“服务高质量发展、守护民生安全”使命,创新实施五项攻坚举措,构建全链条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闭环治理,相关经验在市场监管总局制度创新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打造了质量安全治理的“安徽样板”。
作为活动举办地,宣城市市场监管系统表现突出,2024年市场监管综合考核获全省A级,并率先在市级层面牵头开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作,为长三角区域产品质量安全筑牢底线。
2024 年,安徽省完成 36 种 660 批次产品风险监测,监测中发现了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项目,针对危化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产品召开质量提升会,发布 22 条消费提示,有效推动行业质量升级。但当前仍面临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监管空白、线上销售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挑战,“五进”活动正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油漆、电动自行车电池、校服等6 类重点产品,实现“监测一类产品、帮扶一个行业、提升整体质量”。
活动现场,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睿强调了三大重点任务:精准监测,6个联动地市(合肥、蚌埠、滁州、六安、安庆、宣城)围绕重点产品,结合电商大数据等排查隐患,技术机构强化风险分析预警;强化帮扶,对问题企业进行“一企一策”指导,搭建“质量强链”平台,整合资源;广泛宣传,普及知识,引导科学消费。
活动现场发布油漆(涂料)消费提示,企业及行业协会作自律发言,经营主体发出质量诚信倡议。还开展了儿童玩具、燃气器具等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咨询,召开油漆(涂料)产品标准宣贯会并实施风险监测抽样。70余名技术专家、监管人员、企业及消费者代表参与活动,凝聚起质量安全共治合力。(本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