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的北京记忆

    摘要:工会夏令营之旅,为每个小营员都留下了独特的北京记忆。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成长之旅,有感动、有梦想,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北京,不仅是一座千年古都,更是镌刻在他们心底的青春印记……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小营

  • 寻根·铸魂·逐梦

    摘要:7月13日至8月3日,由全国总工会和安徽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我省各地的近千名职工子女分三批来到首都,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收获成长与感动。在精心设计的行程中,孩子们寻访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根·铸魂·逐梦

——2025年安徽省职工子女赴京夏令营活动侧记

   期次:第8638期   


45.jpg

7 月 13 日至 8 月 3 日,由全国总工会和安徽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我省各地的近千名职工子女分三批来到首都,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在精心设计的行程中,孩子们寻访红色基因根脉、感悟工运精神铸魂、体验文化科学逐梦……此次夏令营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对职工子女的关怀,既为孩子们搭建了开拓视野的学习平台,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种子。

红色传承映初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营员们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墙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泣血呐喊振聋发聩,馆内陈列着的大量珍贵文献和相关实物,无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诉说着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一心进行的伟大抗日斗争。

营员们神情凝重驻足细观,年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深刻明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吾辈当自强”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小营员杜雨彤满怀敬仰:“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安宁,非常值得敬佩,我们要铭记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硝烟已散,但历史记忆永不磨灭,圆明园和卢沟桥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小营员商若蓝看到圆明园往昔辉煌壮丽与如今断壁残垣的对比,心情沉痛地说:“圆明园的意义不止于历史伤痕,更在于它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激励我们自强不息。”营员们站在卢沟桥上细数石狮,似乎看到了那段军民浴血奋战的岁月。

“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觉醒的风雨沧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血与火的奋斗历程。”在驻地集中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后,小营员王彦山心潮澎湃,“革命先辈在苦难中坚守信仰、在奉献中燃烧生命,精神火炬照亮我们前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不负韶华,不断奋斗。”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不懈奋斗、不怕牺牲、理论探索、为民造福、自身建设的壮阔历程。营员们边走边看,心中满是对革命先辈和建设者的敬仰与感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国家也越来越强大,现在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报效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小营员毕亚成的话语铿锵有力。

清晨,营员们站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四望,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静静矗立,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交汇,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勿忘国耻的信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激发爱国情怀,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百年工运砺精神

这次工会夏令营之旅,有两处展览和中国工运发展息息相关。一处是北京市丰台区的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另一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在这里,营员们触碰工人运动的红色脉搏,红色工运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走进古朴的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北方的红星”五个鲜红的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这座为纪念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的纪念馆,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看,这就是当年长辛店火车站的工人们用过的大钟。”讲解员指着一件件珍贵文物向营员们介绍。工人俱乐部证章、斧头、大锤把……每一件展品都让营员们驻足凝视。货车司机的女儿陈雨琪说:“看到这些实物,历史突然变得特别真实。‘宁为救国死 勿做亡国奴’的呐喊响彻心扉,我深受感染。”

深受感染的还有一个又一个营员。张子扬说:“先辈们的事迹让我懂得,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有敢于抗争的精神。我会以先辈为榜样,在成长路上不断前行,努力成为有担当的人。”在烈士纪念碑前,孩子们神情凝重地献上鲜花。姜姝涵轻声说道:“站在这里,看着墓碑上的名字,我明白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让先辈的牺牲开出和平的花朵。”

今年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 周年,营员们有幸参观了设在中国职工之家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展览以丰富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工运历程。“从早期的工人觉醒,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董嘉泽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展览中,抗战劳模赵占魁的雕塑、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的事迹,都深深打动了营员们。刚刚读完《把一切献给党》的章昊,在吴运铎雕塑前驻足良久。“书里写到吴运铎三次重伤都不放弃工作,这种对革命的忠诚和坚强的意志太令人敬佩了。”他激动地说,“病床上他也坚持学习、写作、做科学实验,满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感染着我。”

在分享会上,全国劳动模范王争的话激励人心:“坚持是最好的成长密码,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未来。”这句话让许多小营员记在了夏令营手册上。

从长辛店的工运火种,到新时代的劳模精神,这次夏令营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正如王瑞豪在征文中所写:“离开北京时,行李箱里装着纪念章,心里却装着更重要的东西。那些足迹教会我的,不只是历史,更是‘为什么出发’……”历史的火炬,正在新一代工人子女手中传递。

文化科学润成长

营员们行走在故宫的红墙黄瓦间,不仅惊叹于故宫建筑的宏伟壮丽,更被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不仅是巍峨的宫殿,更是珍贵的文化瑰宝,它需要我们共同用心守护。”小营员陶静谈起自己的感受。

长城和天坛同样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居庸关长城宛若一条巨龙在群山间蜿蜒了两千多年,小营员孟馨悦抚摸着粗糙的城墙感慨着:“不敢想象,在那个生产力特别低下的时代,古代先民们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修建完成了如此浩瀚的工程。”营员们走进充满神秘感的天坛,观赏阳光下泛着柔光的祈年殿蓝色琉璃瓦,站在圜丘坛天心石上体验神奇的的回声,惊叹不已。

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营员们。在中国书店,营员们通过科普影片和展柜中的《资治通鉴》等印刷古籍了解了印刷术发展史。令营员们惊喜的是,工会还为每位营员发放了 100 元购书券。小营员刘瑾萱拿着刚买的书开心地说:“我学到了印刷术知识,看到了很多古籍藏书,还买了《孙子兵法》《世说新语》《论语》,希望能从书中学到更多知识。”

荣宝斋的国家级非遗技艺——木版水印能逼真还原书画原作的神韵,令营员们赞叹不止。“我第一次了解到木版水印的知识,徐悲鸿画的骏马栩栩如生,感觉下一秒就要动起来似的,特别让我惊讶。”小营员李溪妍仔细观赏着一幅幅木版水印制作的书画作品。

从“ 古 ”走 到“今”,营员们踏入了北京科学中心。在“生命·生活·生存”主题馆,营员们亲身体验各种互动类科学游戏,观察科学现象,感受科技魅力。“游戏很丰富很有趣,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激起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小营员俞文佳边玩游戏边说道。小营员梅羽宸则对球幕影院播放的《极光》科普影片印象深刻:“影片以‘极光仙子’的口吻讲述了极光是怎么形成的,画面非常震撼非常有意思,让我体会到科学的多样性。”在这片孵化好奇心的土壤,营员们度过了难忘的科学之旅。

此次文化与科学的交汇之旅,激发了营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礼物”成长逐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见习记者 史洪芳 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