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桃香四溢缀满枝“甜蜜产业”助振兴

    摘要:本报讯春日赏鲜花,夏秋收蜜果。八月,安庆市怀宁县雷埠乡曙光村迎庆桃迎来了丰收季。走进桃园,一棵棵桃树枝繁叶茂,挂满枝头的迎庆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送、分拣、装箱,大汗淋漓的脸上掩不住

  • 安全教育进课堂

    摘要:8月14日,涡阳县第五中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守护平安伴我行”主题活动。老师为学生讲解防溺水、防诈骗、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高琰语/摄

  • 中年夫妻乘车落下提包智慧公交助其失而复得

    摘要:本报讯8月12日傍晚,合肥公交集团第五巴士公司磨店首末站来了一对满脸焦灼的中年夫妻。他们快步走到站长郑丽面前,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同志,我们下午5点坐511路公交车时,把提包落在车上了。里面有50

  • 厨艺比拼强技能

    摘要: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举办招聘会、美食赛等,发现并培养厨师等技能型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图为近日在合肥市包河区罍街南区,参加“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合肥海选赛的选手,现场制作本地特色

  • 破解办证难题圆群众“房本”梦

    摘要:“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拿到‘红本本’了!房子有了‘身份证’,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办理贷款,心里都踏实了。”近日,在宣城市郎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发证窗口,沁心园安置小区居民陈先生捧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喜悦之

  • 零工市场搭桥梁家门口就业暖民心

    摘要:本报讯为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建设,帮助居民灵活择业、就近就业,近年来黄山市持续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助力“三公里”就业圈“家门口”服务,通过精准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岗位匹配,将灵活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让

  • 漆光里的守正与创新

    摘要:在九华山脚下的318国道旁,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的工作室里飘出淡淡漆香。55岁的徐建武正用鬃刷将赭红色生漆均匀涂抹在麻布胎体上。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了30余载——从对生漆严重过敏的学徒,到省级非

  • “夜市邻里节”点亮社区夜生活

    摘要:本报讯8月10日晚6时30分,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文化广场上,五彩斑斓的灯光次第亮起,欢快的音乐在夜空中回荡。由谯城区文联与马元社区联合举办的夜市邻里节在此拉开帷幕,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拉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工市场搭桥梁家门口就业暖民心

   期次:第8644期   

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建设,帮助居民灵活择业、就近就业,近年来黄山市持续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助力“三公里”就业圈“家门口”服务,通过精准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岗位匹配,将灵活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居民实现“上岗零距离”。

在歙县昌辉表面处理(黄山)有限公司,吴华林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流水线操作。虽然是第一天上班,却已经能比较娴熟地掌握相关工序。“之前我一直在网上找工作,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通过歙县零工市场填写了求职意向之后,很快就得到回复,帮我联系到现在的企业,目前已经正式上班了,真的非常感谢。”吴华林说。

歙县零工市场于今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是黄山市首家具备实体化、场景化运营能力的公益性零工市场,旨在为零工人员和企业搭建高效、便捷、规范的对接平台,切实解决“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帮扶程序贯穿求职者从进入市场到成功就业(或获得提升)的全过程。若暂时没有符合的岗位,便引导求职者登录歙才云聚小程序、加入求职群,并对其需求进行重点标记,以便后续持续跟进。对达成意向或已上岗人员,进行适当回访,了解工作适应情况,提供必要的后续支持。”歙县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金桂兰介绍。

“通过工作人员的帮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保育员的工作,真的太开心了!”家住祁山镇内河街社区的孟大姐笑着说,自己以前一直在外打零工,有保育员资格证书,现在年龄大了,想回家照顾家庭,于是特意来到祁门县众城零工市场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如愿以偿。

据了解,祁门县众城零工市场今年5月通过验收,设综合服务区和零工待工区,主要为全县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招工用工登记、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签订指导等服务,其中零工市场结合零工需求,突出“即时快招”服务模式,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牵线搭桥”,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实现就业服务“就”在身边。截至 7月底,该县“零工市场”累计服务求职者3100 余人次,实现零工就业900余人次,服务企业650余家次,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优质岗位。“目前我们还在积极打造‘祁嫂家政’品牌,以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既能满足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能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祁门县众城零工市场负责人方丽华说。

据悉,黄山市依托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延伸“三公里”就业圈“家门口”就业服务范围,在全省率先出台《黄山市零工市场(驿站)认定和运行管理绩效评价细则(试行)》,明确零工市场认定标准、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推动区县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行的总体思路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5个规范化零工市场。

(冯劼 张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