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法律服务进驿站权益保障零距离

    摘要:本报讯为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日前,宣城市宣州区总工会邀请资深律师,走进位于市区的美团外卖工会驿站,结合工会送清凉活动开展了一场暖心的“面对面”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将专业的法律知识直接送到外

  • 太和:爱心义诊进工地医企同心筑健康

    摘要:本报讯近日,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太和人民医院项目联合当地三甲医院,在项目开展了“爱心义诊进工地医企同心筑健康”主题义诊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建筑工人的职业健康需求,通过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为坚守在施工一线的工

  • 中盐集团第二届“咸新杯”劳动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摘要:8月15日-16日,由中盐集团主办,中盐红四方、中盐红四方肥业承办的中盐集团第二届“咸新杯”劳动技能竞赛在中盐红四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举办。本次劳动技能竞赛共设置化学检验员、钳工、电工、焊工、叉车司机

  •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赴大董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

    摘要:本报讯“不用跑远路就能让三甲医院的专家看病,还能领到免费药,真是太贴心了!”刚做完检查的村民董大爷连连称赞。8月14日,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总工会驻大董村工作队、界首市总工会携手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 六安市总工会开展产业工人、新业态劳动者专场观影活动

    摘要:本报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4日,六安市总工会组织产业工人、新业态劳动者等约120名一线职工及其子女,集中观看影片《南京照相馆》,通过光影艺术重温抗战岁月,激发新

  • 铜陵市总工会举办“皖工之约”职业女性大讲堂活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铜陵市总工会主办的“皖工之约”职业女性大讲堂活动在铜陵市图书馆顺利举办。此次活动以加强女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聚焦数字时代综合素质提升与创新活力激发,吸引了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干部及女职

  • 芜湖市繁昌区青年职工交友派对成功举办

    摘要:本报讯为助力解决青年职工婚恋交友需求,日前,由芜湖市繁昌区总工会主办、孙村镇总工会协办、安徽穙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桃”醉田园·缘聚乐田——繁昌区青年职工交友派对活动在乐田小镇成功举办,来自全区的

  • 工会巧引“凤还巢”乡村遍开“就业花”

    摘要:初秋的清晨,庐江县汤池镇东汤池村社区的浩年服装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嗒嗒嗒”的声响汇成一片忙碌的乐章。40多岁的女工吴俊莲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以前愁‘按时上下班’是个大难题,现在从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巧引“凤还巢”乡村遍开“就业花”

——庐江县总工会“引厂进村”解民忧

   期次:第8645期   

初秋的清晨,庐江县汤池镇东汤池村社区的浩年服装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嗒嗒嗒”的声响汇成一片忙碌的乐章。40 多岁的女工吴俊莲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以前愁‘按时上下班’是个大难题,现在从家到车间,走路就几分钟,还能接送孩子。”她乐呵呵地说,“干得多拿得多,每月3000 块左右,关键是心里踏实了。”吴俊莲的经历,是庐江县总工会创新实施“引厂进乡村”行动,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工会巧做“红娘”,“引厂进村”闯新路

面对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难题,庐江县总工会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创新探索出“引厂进乡村”模式,架起了一座座连接企业和村民的就业金桥。

“我们坚持‘搬一期、建一期、转一期’的工作思路,将工会组织建在服务最前沿。”庐江县总工会负责人周琼介绍,“目前,全县17个500人以上的安置点已全部建立工会组织,20 个 500 人以下的安置点也建立了工会小组,实现了组织全覆盖,为后续精准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送培+送岗”,精准匹配。依托建成的社区联合工会,工会将技能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在东汤池社区的浩年服装生产车间,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的“订单式”缝纫培训,让吴俊莲和她的50 多名易地搬迁安置的邻居顺利转型为产业工人。全县累计开展家政、护工、厨师、汽修等实用技能培训 400 多人次。同时,工会化身“岗位红娘”,积极组织县内外企业举办“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把岗位送到安置点和村头,并重点动员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生产线“搬回家”。

与此同时,工会穿针引线,成功促成多种“引厂”模式落地生根。浩年服装负责人何啟年正是在县总工会多次协调下,将生产线从县城迁回东汤池社区,直接吸纳大批搬迁群众就业。返乡能人丁厚永在当地政府及工会支持下,将闲置烘干厂房租下创办庐江县疆品鲜食品有限公司,带动 100 余名村民就业。盛桥镇东岳村则将废弃小学改造成保平工艺品公司,成为 132 名残疾员工温暖的家园。

“家门口”上班,顾家增收两不误

庐江县总工会“引厂进乡村”的创新举措,已结出累累硕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乡村工厂(车间)200多家,直接带动3000 余名群众在家门口端上了“稳稳的饭碗”。通过工会组织的“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累计成功推荐就业2800多人。

“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月工资4000多元,心里特别踏实。孩子读大学,家里日子更有奔头了。” 在金牛镇山南村村头的安徽双熊门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切割声、组装声此起彼伏,员工邓晴晴专注地加工着门窗部件。该公司董事长戚全大是返乡创业的代表:“响应号召回乡,成本有优势,更能带动700多名乡亲一起富。”

在盛桥镇东岳村的保平工艺品公司,肢残员工孙业贵坐在专用工位上熟练地操作着工具,脸上写满自信。“以前找工作太难了,总被拒绝,很灰心,现在靠自己的劳动赚钱,给家里减轻负担,觉得特别自豪!”

“引厂进村”不仅解决了就业,更盘活了闲置的校舍、厂房等资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吸引了资本回流。返乡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龙头。据统计,去年以来,庐江县已有2.5万名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对口帮扶”促就业,授人以渔助增收

“让群众在家门口不仅‘有业就’,更要‘就好业’,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庐江县总工会主席盛东表示。目前,新一轮针对搬迁群众的300名家政、厨师培训正在火热进行,全县性的水电工、泥水工技能竞赛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我们将继续在‘送培训’提技能、‘送岗位’促匹配上下足功夫,帮助更多群众提升就业竞争力,端稳、端好‘家门口’的饭碗,让‘顾家增收两不误’的幸福画卷在庐江乡村越绘越美。”

庐江县总工会以“引厂进乡村”为关键抓手,将组织的“纽带”作用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蹚出了一条以组织引领、资源整合、精准服务促进群众就地就近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让“就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的美好愿景,在庐江大地上一步步化为现实。(钱良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