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工商联深入商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活跃因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全省民营企业争先进位、动力强劲。8 月 28 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 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3个榜单。我省有11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15家企业上榜制造业500强、2家企业上榜服务业100强,彰显了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部署推进。省工商联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推进“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建立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省工商联“为企服务”专班机制,常态化开展工作。省工商联在全省工商联系统印发《安徽省工商联“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具体举措》,明确政策宣贯、走访调研、诉求办理等5条工作主线,分解21项重点任务,确保责任到人。
深入调研宣贯,精准把脉问需。省工商联坚持突出走访重点企业、突出察实情解难题、突出提振发展信心、突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召开省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新春畅享会,赴合肥、淮北等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对话民营企业,与会企业不分类型、不分大小,在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的同时,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困难或建议,汇总整理后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完善机制流程,推进诉求办理。省工商联整合形成3个常态化“企业诉求”反映平台,包括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季度座谈会、安徽省网上工商联“为企服务”端口以及省工商联“直通车”,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我省修订完善省工商联涉企问题常态化归集处理规范流程,促进形成闭环管理,省工商联收集企业诉求101条,已办结65条。其中,协调解决44条个案问题,通过提案信息、大会发言等方式帮助反映21条诉求建议。
搭建服务平台,赋能长效发展。省工商联搭建产融对接平台,线上,常态化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协调金融机构处理,截至 8 月底,2140 户企业提出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放款金额290.54亿元;线下,举办“民营企业走进邮储”银企对接会、“民营企业走进上交所”金融服务培训班等。省工商联联合工商银行开展优质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推动269家企业纳入工行白名单,已放款21.55亿元。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