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职场第一课,从“心”开始

    摘要:近日,大唐淮北发电分公司向日葵心理健康工作室为安徽公司2025年新入职员工举办了一场题为《职场心理学:调适情绪压力,修炼心理职业化》的专题辅导讲座。此次活动旨在关爱新员工心理健康,助力其顺利完成从校园

  • 工会技能培训拓宽职工就业路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拓宽转岗待岗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就业渠道,9月9日,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瑞东园社区举办家政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吸引40余名职工群众踊跃参与。本次培训特邀资深专业收纳师进行授课,内

  • “带娃”技能大比拼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滁州市托育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9月7日,由滁州市总工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市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主办的滁州市第三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暨全省托育职业技能

  • 聆听英雄故事感悟劳动光荣

    摘要:日前,天长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杨村中学,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思想洗礼。宣讲团成员——公安部二级英模、安徽省劳模李宏祥和滁州市先进工作者王大荣,分别以抗战英雄事迹和百年工运历程为主题,深

  • 合肥工匠学院助力70名技能人才“充电赋能”

    摘要:本报讯9月5日至7日,合肥工匠学院2025年度技能人才研修定制班在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合肥产业人才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为期三天的培训吸引了近70名来自不同岗位的技能提升需求者参与。培训紧扣实战应用,采取

  • 庐江县举办矿山救护工综合技能竞赛

    摘要:本报讯9月9日,2025年庐江县矿山救护工综合技能竞赛成功举办。竞赛由县总工会、县工信局主办,旨在全面检验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提升矿山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竞赛分为

  • 当小记者遇上大工匠……

    摘要:近日,芜湖市总工会、芜湖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芜湖传媒小记者中心携手打造的“匠心筑梦劳模领航——2025劳模工匠进校园:小记者对话大工匠”首站活动温情启幕。40余名芜湖小学生走进中电科钻

  • 庐江“共富联盟”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摘要:去年以来,庐江县创新推行“党组织+工会+企业”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拓宽路径,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实践,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组织有作为、产业有发展、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益的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工会赋能

庐江“共富联盟”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期次:第8663期   

去年以来,庐江县创新推行“党组织+工会+企业”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拓宽路径,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实践,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组织有作为、产业有发展、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益的多赢之路。

从“资源沉睡”到“文旅融合”,工会牵头盘活乡村经济。位于冶父山景区的大岗村曾经资源分散、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去年春,在村党组织和工会共同领办下,“冶父田园合作社”正式成立,不仅整合 1400 亩油茶园,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年销售 40 余万元,更通过收储闲置农房改建民宿群、培育“民宿管家”“研学导游”等新岗位,带动 200 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24 年,该村游客量突破 21 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 2019 年的 2.7 万元跃升至504 万元。

“共富联盟”推动镇域联动,工会助力打破单打独斗。为破解发展碎片化、市场对接难等问题,冶父山镇党委和工会牵头组建覆盖 13 个村、26 家合作社(公司)的“共富联盟”,打造“冶父山”区域公共品牌,推动资源整合与品牌共建。2024 年,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0万元,其中2个村突破500万元。

在县级层面,庐江县总工会推动成立 20 个“共富联盟”,覆盖 95 个镇村和 35 家企业,并与 7 家合肥市属国企开展党建共建,落实 15 个合作项目。同时,联合 50 个村、百余名村干部成立县级“村播”联盟,打造直播助农矩阵,带动群众通过“租金+薪金+股金”多元渠道增收超 500 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200 多个。

联合社推动规模经营,工会服务延伸至一线。庐江县推动 3 个镇、街道成立联合社,整合村级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资源,实现“村村联合、社社抱团”。例如,移湖街道联合 3 个村发展 4700 亩“订单农业”,构建“基地种+企业销+直播卖”产销链条,带动村均增收 170 万元,形成工会组织强、乡村产业兴、农民口袋富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外,庐江县 230 多个村级工会组织积极建设工会驿站、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将贴心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治理和职工服务的重要力量。柯坦镇杮树村建成占地 2000 平方米的“农民工之家”,成为学习、娱乐及农民工子女成长的安全乐园;石头镇三拐村工会则将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书屋、爱心托管班等功能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并依托乡村旅游特色优势,在葡萄长廊、村头凉亭打造“一站式”“共享式”“融合式”阵地。

“我们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搭建建功平台、打造‘工会服务在身边’品牌等举措,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庐江县总工会负责人周琼表示,“党组织+工会+企业”模式不仅激活了农村资源,更通过组织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钱良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