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生日会”小切口做实职工关怀“大文章”

    摘要:“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在好运机械公司食堂内,歌声悠扬,笑语连连,一场温馨愉悦的集体生日会正在这里热烈举行。公司工会举办以“暖人心、聚合力”为主题的集体庆生系列活动,将“好运一家亲”的关怀化

  • 应急救护培训守护职工安全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淮北市总工会、淮北市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相山区总工会承办的“救在身边?工会同行”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职工带来专业实用的应急救护知识。本次培训活动特邀孙维清教授担任主讲人。孙维清

  • 马鞍山市总工会“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摘要:本报讯9月上旬,马鞍山市总工会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中心在马鞍山市总工会大楼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由市总工会联合法院、检察院、市人社局、司法局共同打造,是基于五方联席会议通过的《马鞍山市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中

  • 社区“科普大集”让科学流行起来

    摘要:近日,桐城市龙眠街道东关社区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一场集趣味性、互动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科普大集”拉开帷幕。机器人随乐起舞、实验台前童趣盎然、健康咨询交流热烈,闻讯而来的居民们早早到场“赴约”,

  • 工会送安全防患于未然

    摘要:本报讯为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近期,黄山市徽州区总工会开展“三进送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将安全知识与服务精准送到职工群众身边。进企业讲安全。工会劳动安全监督员结合助企服务,来

  • “职”通现场!阜阳招聘会架起就业“连心桥”

    摘要:9月13日,求职者在2025年阜阳市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现场与用工单位人员面对面洽谈,咨询适合的岗位。此次招聘会不仅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政策直达等形式,让就业服务更接地气、更聚

  • 百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赠体检“礼包”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9月10日,滁州市来安县总工会组织美团、饿了么、货车司机等1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县医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此

  • 工会“金秋助学”在行动

    摘要:每年金秋九月,一场以“金秋助学”为名的温暖接力都会在全省各地同步开展。一笔笔助学金、一个个勤工俭学岗位汇聚成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服务民生的涓涓暖流,托举起无数学子的人生新航程。精准护航:把每一分钱都用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护航学子梦勤工俭学助成长

工会“金秋助学”在行动

   期次:第8665期   

每年金秋九月,一场以“金秋助学”为名的温暖接力都会在全省各地同步开展。一笔笔助学金、一个个勤工俭学岗位汇聚成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服务民生的涓涓暖流,托举起无数学子的人生新航程。

精准护航: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要让每一分助学资金都用在刀刃上,首先得把困难职工家庭的情况摸准、摸实。”这是工会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精准锁定帮扶对象,安庆市怀宁县总工会开展全覆盖摸底调查,为困难职工子女建立专属“助学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经济状况、子女就学阶段信息,工作人员还深入受助家庭走访,面对面倾听需求、核实情况。

同时,怀宁县总工会还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联动县车管所核查家庭车辆持有情况,坚决杜绝不实申报。工会严格执行“资料初审——交叉终审—党组会审议”三级审核机制,最终确定的救助名单在县总工会官网公示,全程公开透明,让助学工作经得起监督、受得住检验。

截至目前,怀宁县总工会累计助力30名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入学,用实际行动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工会关怀温暖学子心。

早在今年7月初,天长市总工会下发专门通知,部署各基层工会对辖区内本年度参加高考和在读大学的职工家庭进行摸排。

天长市总工会对工会建档在册的深度、相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采取入户走访、询问周边群众、信息比对等方式深入调查,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家庭情况,确保做到学生家庭收入清、家庭成员就业情况清、困难状况清。

天长市总工会还特别关注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的子女就学问题,将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纳入重点帮扶范围,扩大了助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今年以来,天长市总工会共计资助职工家庭学子 28人,发放助学金近13.3万元。

在芜湖市,花桥镇总工会组织工会干部、网格员等,通过电话访问、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多种形式,对全镇范围内建档困难职工以及因重大疾病、意外灾害等原因致困的职工家庭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其子女就学情况及家庭实际困难,力求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经过细致排查与严格审核,最终为 6 户符合帮扶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成功申请了专项助学资金。

宣城市绩溪县总工会通过精准帮扶,确定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子女19人,发放助学资金7.2万元,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子女的就学难题。

创新模式:从“给学费”到“长本事”的蝶变

各地工会在发放助学金的同时,不约而同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让学子们在劳动中体悟生活、提升能力。

天长市总工会联合本地企业、公益机构开发了适合学生群体的勤工俭学岗位,涵盖社区服务、法律宣传、行政助理等多个领域。参与学生不仅可获得标准为 100元/天的劳动报酬,还接受岗前培训,学习办公软件应用、职场沟通等实用技能。市总工会还特别安排“职场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子积累社会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淮北师范大学的同学小范参与了此次活动,她的父亲是一名外卖配送员,母亲因病去世,弟弟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较大。“这个暑假特别有意义,在税务基层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是联系灵活就业人员,告知最新社保缴费政策,在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沟通。”小范说道,“之前总觉得爸爸赚钱不容易,但亲身体验后才更懂他的辛苦。赚到的补贴虽然不算多,但足够支付我下半年的生活费,能让爸爸轻松一点,我特别开心。”小范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眼里满是自豪。

同样体会到父母工作不易的还有怀宁县的学子。“既能拿到助学金缓解学费压力,又能通过勤工俭学锻炼能力,真的很感谢工会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学习实践的机会。”一名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表示。

怀宁县总工会采用“助学金+勤工俭学”双轨帮扶模式,不仅为 8 名学生发放助学金共计 2.4 万元,还协调提供 8 个暑期勤工俭学岗位,涵盖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工会驿站志愿服务等领域。

从“雪中送炭”的助学金,到“赋能成长”的勤工俭学岗位,工会“娘家人”的深切关怀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与人生历练,也为学子们的未来播下了希望与奋斗的种子。(汪菲 陈澈 胡艳芳 李军兰 本报记者 余珊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