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徽姑娘”电商直播(主播)带货大赛决出优胜者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省妇联主办、蚌埠市妇联承办的2025年全省“徽姑娘”电商直播(主播)带货大赛决赛暨颁奖活动在蚌埠市落下帷幕。本次大赛通过创新电商模式推动安徽特色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与妇女创业就业

  • 马鞍山:绿色“美食专线”旺了烟火气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马鞍山市公交集团、马鞍山交通音乐广播、花山区党建服务中心、霍里街道党工委联合主办的“绿色出行·寻味之旅”在马鞍山上演。活动中20位充当“美食体验官”的当地市民乘坐777路美食公交专线,开

  • 留学生制作中秋灯笼体验中秋传统文化

    摘要:9月27日,安徽理工大学留学生走进安徽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洛西社区,学习制作中秋灯笼,体验中秋传统文化。国庆中秋佳节来临,安徽理工大学组织留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小朋友一起做彩灯,猜灯谜,了解中秋节习俗,

  • 吊装工赛技能亮绝活

    摘要:9月25日至26日,“2025年安徽省重点工程职工(农民工)吊装职业技能竞赛”在中铁四局宁国文体中心项目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建筑行业重点工程的11支队伍,33名吊装工参加竞赛。此次技能竞赛的举办,既是对

  • 全省首例新标准跨省异地远程评标项目完成

    摘要:本报讯9月24日,全省首例按照新技术标准实施的跨省异地远程评标项目——宣城市电商产业园3-10层装修EPC项目在安徽宣城、湖北黄冈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项目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主场,湖北省黄冈市为

  • 安徽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摘要:本报讯9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总体符合预期,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地见效

  • 为什么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这是对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台阶

安徽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期次:第8675期   

本报讯 9 月 28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总体符合预期,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地见效,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幅跃升,取得了一系列极为不易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台阶,冲刺第一方阵底气更足。我省始终保持“往前赶”的奋进姿态,主要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三五”末的 3.87 万亿元跃升至 2024 年的 5.06万亿元,连续跨越了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台阶,预计五年增量达到1.4万亿元。区域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对外投资、境内上市公司数等稳居全国前 10 位、均居中部第 1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市场经营主体数、人民币贷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年均增速位居长三角第1位。

充分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链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战略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我省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将交通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安九、昌景黄等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高铁运营里程稳居全国前3位、长三角第1位。高速公路新增 1250 公里、总里程突破 6000 公里,实现从“县县通”到“县城通”。江淮运河世纪工程全线贯通,累计通行船只超10万艘次。合肥新桥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 10 万吨、达到 12 万吨,芜宣机场全面开启国际货运功能。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建设,累计开行超过5200列。各类开放通道通达 25 个国家地区、180 个站点城市。综合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省突出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26 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提质扩量,基地产值从“十三五”末的7500亿元提高至2024 年的 1.35 万亿元。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秀率居全国第3位。特别是汽车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从 1968 年江淮汽车打造出“皖产第一车”,到“十四五”我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由全国第8位和第4位跃升至第1位,奇瑞集团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并成功上市。在新兴产业集群、基地的有力支撑下,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16.1%,2024 年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3.6%,新兴产业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我省突出前瞻布局、创新策源,推动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未来产业决定着产业的未来。超前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布局建设合肥量子科技、芜湖低空经济等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围绕细分赛道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星企业”。量子产业集聚相关企业100余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首个可训练万亿级参数规模的国产化算力集群建成运营。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获批建设,低空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突出数智赋能、绿色转型,推动传统产业不断焕发生机。加快推动煤电、钢铁、有色等领域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步伐,培育全球“灯塔工厂”5 个,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创建国家绿色工厂311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传统产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突出融合集聚、扩容提档,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合肥经开区、阳光电源等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深入推进,芜湖港口型等8家国家物流枢纽、宿州砀山等5家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批建设,中国声谷、中安创谷等一批服务业集聚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突破 1.1 万家、较“十三五”末翻了近一番。服务业增长潜能正在加速释放。

绿色成为最靓发展底色,生态文明安徽样板魅力更足。我省大力推广低碳清洁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52.9%、历史性超过煤电。全省80%的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合肥、芜湖等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增长近3倍。绿色低碳产业正在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全省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加快构建,充电桩实现高速服务区、乡镇全覆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 130 余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近 50 倍,“车轮上的减碳”蔚然成风。

加快构建和谐共生生态格局,绿色家园更加美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省 PM2.5 平均浓度连续 4 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劣Ⅴ类断面连续 4 年清零,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0 家、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民生福祉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成果共享成色更足。我省千方百计夯实就业增收民生之基,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保持在 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7:1下降至2.2:1,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居全国第3位。

我省坚定不移兜牢安危冷暖民生底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牢。全省 2 万余公里城市燃气、污水、供水、排水管网启动更新改造,皖北地区3000多万城乡居民喝上优质引调水,一举告别千百年来“水咸水苦”历史。食品安全考核连续 5 年、质量工作考核连续3年获得国家A级等次。在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历次考核中保持优秀等次,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群众用能得到可靠保障。

回顾这五年,全省上下攻坚克难、顶压前行,付出了艰辛汗水,拼出了骄人业绩,必将在安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报记者 张恩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