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将实现国际互认

    摘要:本报讯笔者从27日在京举行的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与世界两大工程教育国际组织——国际工程联盟、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分别签署文件,标志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开启国际合作与互认新进程。当前国

  • 三大骨干线路同步上线戏曲主题专列

    摘要:本报讯地铁车厢化身“移动戏曲舞台”,传统国粹邂逅现代出行——9月28日,记者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承载着安徽文化底蕴与戏曲魅力的合肥轨道“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主题专列,在1号线、3号线、5

  • “淮字号”农食产品加速闯世界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加味可生物科技一批货值超4万元的大蒜油产品经淮南海关查验合格后,顺利出口至印度尼西亚,“飘香”海外。加味可生物科技于2023年投产淮南工厂,占地40亩,集研发、检测与智能化生产于一体,

  • 宠物养殖开辟“致富新赛道”

    摘要:9月27日,在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四铺村晓晓特种养殖场,工人正在饲养鹦鹉。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瞄准宠物经济消费趋势,抢抓新风潮,找准新赛道,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鹦鹉特色养殖产业。并加快培育特色品牌,提

  • 透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如何向“新”?

    摘要:金秋时节,能工巧匠收获劳动果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23日落下帷幕,348名选手获得10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从占比过半的新领域赛项,到应变求新的参赛选手,本届大赛新意迭出。大赛选拔了哪些紧缺技能人才?技

  • 安徽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摘要: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一架灰色的载重无人机变身“挑山工”,机身下的挂钩稳稳抓住满载食品饮料等物资的货箱,轻盈地向山顶飞去;与此同时,一群游客兴奋地搭乘观光直升机,从云端视角领略黄山的雄奇壮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如何向“新”?

   期次:第8675期   

金秋时节,能工巧匠收获劳动果实。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23 日落下帷幕,348名选手获得 106 个项目的金银铜牌。从占比过半的新领域赛项,到应变求新的参赛选手,本届大赛新意迭出。

大赛选拔了哪些紧缺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如何与产业焕新同频共振?又该如何把握新机遇、开辟职业发展新天地?

新职业:勾勒产业发展新图景

模拟田地里,无人机驾驶员操控无人机按规定路线飞行进行植保作业;测试车道上,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进行车路云一体化综合测试;操作台前,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识别芯片丝印层印刷缺陷……各项目赛场上,从事新职业的选手们科技感十足的操作引人注目。

此次大赛中,从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到工业视觉系统运维,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到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17个新职业赛项亮相,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本届大赛包括 66 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

世赛选拔项目中,新增无人机系统、智慧安防技术等6个赛项。竞赛设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部分赛项实现“人机协同”操作,展现“人工智能+技能”的未来图景。

“新职业是产业变革和产业创新的产物,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推动与支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新技能:折射人才需求新趋势

本届大赛比拼了哪些新技能?选手们的“真功夫”中,折射出怎样的人才需求新趋势?

“机电一体化项目融合机械、液压气动、传感器、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比赛难度一届比一届加大,要求选手技能不断提升,具备设备组装、电气连接、程序编写与调试等多方面能力,与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更加融合。”机电一体化项目裁判宗玉说,不少裁判都感到选手技能水平大幅提高。

硕士毕业入职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的选手马辰昊介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考察选手在智能产线开发、生产管控、智能运维等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既要在技术上懂工艺流程和工具设备,也要在技能上稳定高效落地实施。

本届大赛参赛选手中,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占比 33%,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这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说。

大赛明确要求各代表团在国赛精选项目选手中,企业职工占比不低于 50%。“目的就是通过大赛更好助力职工创新创造,让企业职工认识到自身价值,带动更多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吴礼舵说。

新机遇:开辟职业发展新天地

大赛期间,浙江海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兴对与企业所在领域相关的项目颇为关注。“作为深耕行业50多年的注塑机制造商,海天塑机集团需要大量精通数字化运维、自动化调试的现场工程师,对人才之‘渴’、对技能之‘盼’,感受尤为深切。”

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 5G-A 技术研发与应用、人工智能产业的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等 18 个核心领域人才紧缺程度最高。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2025)》,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人才重度需求占比最高前两位为医药健康、装备制造。

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顺畅,离不开薪酬待遇的改善、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本届大赛在奖励政策上不仅为获奖选手颁奖,还对国赛精选项目的金牌职工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让技能人才有荣誉、有获得。

记者从大赛中了解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高质量开展技能等级评价,完善“新八级工”配套保障制度,推动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比照认定,积极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提升技能劳动者的待遇和声誉。(张晓洁 孙清清 刘振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