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临涣矿举办拔河比赛迎“双节”

    摘要:9月26日,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矿“迎国庆·庆中秋”拔河比赛火热开赛,全矿20支基层代表队踊跃参赛。作为“迎双节·聚合力”系列文体活动的首场赛事,此次拔河比赛旨在凝聚职工力量,营造安全、和谐、奋进的节日氛

  • 滁州市琅琊区举办职工书画展

    摘要:本报讯9月25日,滁州市琅琊区职工书画协会在区总工会六楼成功举办职工书画展。此次展览吸引了来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职工前来观展。活动现场,职工书画协会副会长丁涛为参观职工进行了细致讲解。此

  • 合肥美桥公司第六届党团员气排球赛圆满落幕

    摘要:本报讯9月27日,合肥美桥汽车传动及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第六届党团员气排球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自安徽省机械冶金工会系统支持建成篮球场地以来,为该公司竞技类球赛提供了优质的场地保障。本届赛事中,各代表

  • 芜湖市弋江区总工会组织职工观影活动

    摘要:本报讯9月26日下午,芜湖市弋江区总工会精心组织开展了2025年迎“国庆”职工观影活动,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700余名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观看影片《731》。观影结束后,职工们纷纷交流观影感想。大家一

  • 安庆“欢乐黄梅戏”职工赛落幕

    摘要:本报讯日前,安庆市“欢乐黄梅戏”大家唱职工赛决赛在市政务中心大礼堂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旅局联合主办。活动采用职工大合唱形式,致力于营造“人人学、人人争、人人爱唱黄梅戏”的浓厚

  • “金耀九州”特展登陆安徽

    摘要:本报讯9月28日,“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于安徽博物院蜀山馆盛大启幕。该特展由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科学出版社、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联合主办。此次展览堪称安徽史上规模最大

  • “江淮重光”主题摄影展在肥启幕

    摘要:本报讯9月26日,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江淮重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摄影展”,在合肥市中心图书馆拉开帷幕,旨在以摄影艺术弘扬抗战精神,让红色记忆焕发生机

  • 宿州学院代表队在全国职工工间操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摘要:本报讯日前,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工间操大赛暨锅庄舞展演活动在青海体育中心圆满落幕。由宿州学院健身气功代表队组成的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代表队,在经络养元操(八段锦)项目中表现卓越,荣获全国

  • 开展失业工人互助互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的实践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因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安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全省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随着战后通货膨胀结束,市场上商品一度过剩,安徽众多工商企业大量倒闭,商品市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失业工人互助互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的实践

   期次:第8676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安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全省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随着战后通货膨胀结束,市场上商品一度过剩,安徽众多工商企业大量倒闭,商品市场陷入萧条。安徽工人阶级因此遭受沉重打击,大批工人失去生活来源与物质保障。

以皖北地区为例,据皖北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统计,截至1950年8月,皖北各专区共有失业工人30597 人。按安庆、合肥、蚌埠三市 11 月统计,三市失业工人合计8177人。

为妥善安排失业工人的就业与生活,安徽各级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主动协助政府,在发动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的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失业工人救济组织,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组织职工开展互助互济运动

皖南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号召在业工人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每人自愿捐出一天工资救助失业工人,或利用节假日义务劳动,将所得工资用于救济。以芜湖市为例,1950 年 10 月,全市在岗工人节衣缩食,共捐款 5000 余元、粮食 1.22 万斤、衣服936 件,还成立各类工人消费合作社 19 个。全省其他地区也广泛开展了此类活动。

组织失业工人进行生产自救

各地工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序组织工人参与开荒、打柴、修堤等活动。

安庆市解放后不久,市工人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组织660名失业工人,办起13个合作社,发动35人下乡打柴,组织410 人参与修复圩堤,安排1668人回乡生产,并为近百人介绍工作。

1950 年 10 月至 1951 年 3 月,芜湖市各级工会组织手工业者和搬运工人 1700 名在火车站排煤,后又组织棉织业工人 108 人分两批与芜湖市供销合作社签订合同,贷得棉纱13件、织布1660匹。

贵池、宣城等地组织码头工人轮流搬运、发展副业。

帮助私营企业复工复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芜湖市部分私营工商户因不了解党的政策而抽资外逃,企业陷入瘫痪;有的停业观望或消极经营,又逢洪水灾害,全市经济形势严峻。1950年3月至5月,芜湖市私营企业共解雇职工800多人。针对此情况,芜湖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按照“劳资两利”方针和市委“劳资协力,渡过困难”“生产自救”指示,发动职工帮助私营工商户复工复业。裕中纱厂是芜湖较大私营企业,因原棉缺乏常不能开工,职工生活困难。在市政府支持下,芜湖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与皖南花纱布分公司商妥,引导工人主动降薪减福利,为工厂节约11万多元、盈利2.4万元,既解决了700多名困难职工生活问题,也使企业渡过难关,资方受到教育。

发放救济款、物资

1950年6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拨出大米120万斤、食盐100万斤,补助全区两万多名失业工人。9月,全国总工会拨款18534万元,助力安徽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从1949年4月到1952年底,安庆市共向失业工人发放大米539635斤、现金3.5879亿元(旧币)。

动员回乡生产转业

对于由农村到城市不久或在农村有亲属、可回乡生产的失业工人,工会根据自愿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动员其回乡,由救济处开具证明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路费,特别困难者酌量发给救济金作为生产资金补助。

安徽各级工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职工就业困难,履行了关心群众生活、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据统计,1952年安徽省解决劳动就业情况如下:全部“包下来”旧社会公教人员40722人,安置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115827人,通过生产自救、以工代赈、资助回乡等方式解决79147名失业工人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同时,安徽各级工会发动职工参加互助储金会,开展互助互济运动,解决职工临时急需借款问题。1953 年,安徽各级工会在组织职工发展生产的同时,着重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问题。(据《安徽工人运动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