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制造+服务”,如何加出新活力?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服务型制造是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

  • 2787.72万元发放到位稳稳托住9.83万个岗位

    摘要:本报讯无需申请,甚至无需提交材料,企业账户上就多了一笔稳岗返还资金——这“坐享红利”的一幕,已成为蚌埠市7896家企业的共同体验。近日,蚌埠市2025年首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787.72万元已发放

  • 智慧农业种植忙

    摘要:10月10日,淮北市烈山区古饶智慧农业产业园组织工人种植170亩小番茄,以确保供应春节市场。近年来,该地大力发展高品质设施蔬菜种植产业,运用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5G网络,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该地种植的

  • 小纸杯“塑”造百亿产业

    摘要:在安庆市怀宁县,一只看似普通的纸杯,正悄然演绎着从“小商品”到“大产业”的精彩蜕变。这里每年生产的纸杯超过200亿只,连起来可绕地球50圈,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从一杯咖啡、一杯奶茶到一顿外卖,无数人

  • “医育结合”新模式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本报讯为深入推广“医育结合”的科学育儿理念,助力婴幼儿健康成长,近日,宁国市卫健委组织中医院专业团队走进城之南托育园,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小儿推拿与家庭保健”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现场,来自宁国市中医院

  • 芜湖市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摘要:本报讯连日来,芜湖市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实落地,形成企业职工主动发现、内部报告、全力消除事故隐患的良性循环机制。重点行业全覆盖。2023年,芜湖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安全生

  • 全省机械行业装备制造研发成果与需求对接会召开

    摘要:本报讯10月11日,来自全省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安徽机械装备行业部分企业的代表在安徽叉车集团齐聚一堂,进行2025年全省机械行业装备制造研发成果与需求对接。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充分显示出高校、科研

  • 严查“阴阳价”国家医保局加强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针对部分定点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的行为,国家医保局要求定点药店不得对医保参保人员实行不公平、歧视性价格,不得以高于非参保人员的价格销售药品。这是记者11日从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服务”,如何加出新活力?

   期次:第8680期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1 日电 服务型制造是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何为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的核心是制造业通过增加服务要素的投入和产出,融合发展,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院长刘尚文说,随着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内,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床旁设备一应俱全,同时还部署了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能显著提升急诊重症的救治效率。

“我们基于持续增长的装机体量,提供长期、差异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完成了‘设备+IT+AI’的数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迈瑞医疗有关负责人介绍,“产品+服务”的形式在赋能医院精益化管理的同时,也为公司打造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记者发现,在实践中,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功能和体验增值服务等多种服务型制造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型制造正成为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从单纯卖设备转向提供工程设计服务、节能服务等,如今公司业务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场景品牌“三翼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智慧家电解决方案,实现个性化方案落地,场景交易额在去年已突破51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此前遴选的370多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服务业务对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

服务型制造赋能作用正在充分显现,但转型融合并不容易。

“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罗仲伟认为,服务型制造面临着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统计监测难度较大等问题。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政策创新是关键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本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等。

围绕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 7 项主要任务、3项专项行动。具体举措包括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统一融合、先进适用、覆盖全面、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等。

受访人士认为,实施方案针对技术、标准、应用场景、产业生态等短板弱项精准发力,能够有效释放经营主体活力、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塑造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时期,服务型制造在稳增长、扩内需等方面潜力巨大。

刘尚文认为,在稳增长方面,服务要素是制造业效益、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来源,服务型制造可以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激发制造业发展的潜能,为制造业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服务型制造还可以满足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优先’的需求。”在罗仲伟看来,服务型制造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消费体验,有助于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受访人士表示,充分释放服务型制造潜力,仍需要多方合力,尤其是制造企业需转变经营思维,完成从产品主导逻辑向客户主导逻辑的转变,并结合自身规模、技术和资金条件,重塑经营战略、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

(周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