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身得解放的安徽工人阶级在党的引领下,满怀热忱地积极参与到抗美援朝运动之中。
彼时,我国工人阶级正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推动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基本好转而努力拼搏。然而,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骤然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疯狂武装侵略朝鲜的同时,公然将战火蔓延至中国东北边境,派遣舰队悍然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到中国的领土主权与安全。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的呼吁,1950年10月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组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携手并肩,共同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合国军”。
1950年11月6日,全国总工会发出号召,呼吁全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抗美援朝运动,全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英勇作战。安徽工人阶级在各级工会的组织引导下,迅速响应全国总工会的号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增产节约竞赛活动,以自身的辛勤劳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提供有力支援。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安徽工人阶级充分展现出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广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事政治教育
1950 年 11 月 24 日,皖南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全面展开群众性宣传鼓动工作。宣传内容涵盖认清美国侵略本质、了解美国对中国人民的威胁,以及揭示美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等重要方面。与此同时,皖北区各级工会积极组织职工收听广播,通过开展和平签名活动、职工示威游行、订立爱国公约和捐款活动,以及举办控诉会、学习班和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这一系列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生产热情。
经过深入的爱国主义时事政治教育,全省共有 997 个单位、10 万多人订立了爱国公约;15.53 万人投票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19.38 万人签名维护缔结和平公约。1951 年 5 月 1 日,皖北各地工人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开展爱国游行活动。在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强烈感召下,许多安徽工人踊跃报名参军参战。以芜湖市为例,1951 年 7 月,该市有 7 名医务工作者和 45 名铁路工人、汽车工人主动报名,奔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保障战时物资供应
1950年11月11日,皖南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向全区职工发出号召,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为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在各级工会的积极推动下,安徽广大职工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淮南煤矿国庆大队先后 4 次创造集体采煤全国新纪录;曹大玉小组创造了集体运输全国新纪录;芜湖铁路检车创造出安全行车新纪录;合肥车站给水站创造了减少用煤的新纪录。1951 年1月18日,皖南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号召全区职工向马恒昌小组学习,鼓励全区工人“以工厂当战场,机器当刀枪”,积极投入爱国主义竞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在号召的激励下,各地工厂企业成绩斐然。芜湖汽车保养厂提前3天完成了4辆客车的装配任务;芜湖新华印刷厂劳模李怀喜通过改装工具,有效提高了产量;芜湖市火柴厂工人在 14天内完成了一个月的生产计划;淮南九龙岗二分矿 5 个小组通过增产节约,扫拣遗煤达2.6吨。安徽各地工人踊跃参加爱国生产竞赛,有效缓解了战争期间造成的物资短缺问题。
开展节约、增产、捐献等活动
1950 年 12 月 10 日至 14 日,皖南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号召全区工人开展“一信一袋”运动,以此慰劳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芜湖市率先积极响应号召,芜湖市邮政局工会向全体职工发出捐献倡议后,该局职工仅用半天时间,就献出手榴弹52 枚、子弹 398 颗。
“多献一颗子弹,多杀一个敌人”的口号在当时安徽各业工人中广泛流传。
1951 年 6 月 12 日,为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皖北总工会、皖北文联等部门发起捐献“皖北工人号”“鲁迅号”飞机的倡议。到1951年底,皖北人民共计捐献995亿元(旧币),这些资金可用于购置飞机54架、大炮13门、高射炮2门、坦克2辆;皖南人民总计捐献520.7亿元(旧币),可用于购置飞机35架。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安徽各级工会和广大安徽工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爱国生产竞赛运动,安徽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据《安徽工人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