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 月 23 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形势较好,1-9月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同比改善,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或较好水平。
在PM2.5 平均浓度方面,1-9 月全省为 31.1 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纪录以来最好水平,同比下降 6%,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13位。16个市除黄山市小幅波动(1%)外,15个市均同比改善,皖北地区改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宿州(13.4%)、亳州(11.9%)、淮北(9.5%)、阜阳(8%)四市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4位。
在优良天数比率方面,1-9 月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83.6%,为近三年来最好水平,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9位。16个市除安庆市小幅波动(0.1个百分点)外,15个市均同比改善,阜阳市(7.3个百分点)、滁州市(6.5个百分点)、芜湖市(6.5个百分点)、合肥市(5.1个百分点)、六安市(5.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位居前5位。
在重污染天数方面,1-9 月全省 16 个市共出现重污染天15天,剔除因沙尘天气影响的5天后,计入考核口径的有10天,同比减少6天。其中亳州、阜阳、六安、安庆四市各出现2天,淮北、池州两市各出现1天。
对照国家下达我省的“十四五”规划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今年我省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两项核心指标均有望完成目标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质量变化有较强的季节性规律,每年气象条件最不利、重污染天气过程最集中的秋冬季“大考”即将到来。
面对考验,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全力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早行动、早预警、早响应。”我省将依法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聚集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和炉窑淘汰、散煤治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降低基础排放。同时,紧盯秋收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禁烧宣传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措施,严防雨(雪)前抢烧、集中焚烧引发空气质量恶化。(本报记者 余珊珊)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