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淮北矿业集团首席技师、生产装备分公司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王忠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大国工匠”。这位全国劳动模范,从一名普通技校生起步,用二十八年的坚守诠释匠心,以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匠心报国的时代华章。
勤学苦练 技校生蜕变“技术状元”
1997 年 10 月,从淮北矿务局李楼技校毕业的王忠才被分配到朱庄煤矿。身材瘦小的他最初在生产小班采煤十分吃力,队长便安排他跟随采煤机师傅学习开采煤机。
“开采煤机又脏又累,特别是夜班更加熬人。但王忠才没有被吓住,反而跟着师傅用心学习各种操作技巧、苦练内功。”当年的一位老师傅回忆道。王忠才的勤快和任劳任怨被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七大代表方国胜看中,收他为徒。
“采煤机就像一个机器人,一个小元件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整机故障,而且难以查找和处理。”王忠才说。
为攻克技术难关,王忠才创造了独特的“五步学习法”:扎实学习理论、自己动手实操、学习故障处理、借鉴他人经验、及时总结记录。
在井下,他常常在检修完成后掏出图纸对着煤机琢磨,一思考就是几个小时,常被工友们说成是“走火入魔”。凭着这股钻劲,他把煤机原理图“装进”了大脑。
“功夫不负有心人,耕耘自有收获时。”2003年至2008年,王忠才三次参加淮北矿业技术比武,三次获得“技术状元”。2009 年 10 月,他代表淮北矿业参加第三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夺得煤机司机第五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煤系统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不易做出不凡,把难点做成亮点。通过多年的努力,王忠才从技术比武的优秀选手变成了享誉全国的裁判评委。2023年12月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人才工作优秀考评员。2024年11月被评为煤炭行业“优秀技能大师”。2025 年 8 月,在全煤系统“晋控杯”液压支架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执裁工作中被评为“优秀裁判员”。
紧急出征 “设备故障就是命令”
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生产矿井,“多点连线”是王忠才日常工作生活的全部。他的手机 24 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常常才端起饭碗,或刚刚进入梦乡,单位的电话就来了。”王忠才说,“设备故障就是命令。”
2021年8月,童亭煤矿866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发生故障。王忠才接到通知后换上工装赶赴现场,通过观察及反复测试,发现反冲洗主进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接反,导致污染物在过滤体内无法及时排出。他随即进行现场处理,迅速恢复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023年1月,临涣矿在井下操作试验中发现一架四川航天生产的电液控液压支架存在故障。当时井下安装工作迫在眉睫,矿方第一时间联系王忠才求助。他毫不犹豫赶赴现场,在零下5摄氏度的严寒环境中持续排查故障。经过整整一上午的努力,成功排除了液控阀组的窜液问题,为井下安装工作的顺利推进争取了宝贵时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技术创新 破解安全生产难题
王忠才根据多年设备维修和处理故障的经验,总结出“听、看、摸、测、敲、悟”采煤机故障“六步”处理法,能够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对症下药。
这一方法在淮北矿区推广后,维修时间减少了一半左右,采煤机开机率提高了 75%以上,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约1000多万元。
如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解决“卡脖子”难题?王忠才认为:“创新就是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他始终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为突破点,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
乳化液泵高压出口密封故障曾是一大“顽疾”,每坏一次,乳化液泵就不能正常工作,工作面全面瘫痪。王忠才联合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把接头材质、密封沟槽、角度全部重新设计,投用后故障率降为零。《乳化泵高压出口技术革新》项目荣获矿技术革新一等奖。
2017年,以王忠才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随着新技术应用,电液控、智能化工作面在淮北矿区全面推广,2019 年王忠才调到生产装备分公司电液控车间,从事综采智能化、电液控设备的修理工作。他牵头编写了《综采机电设备故障案例》《掘进机故障100例》等培训教材,在淮北矿业内部广泛应用。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革新,总结出一套“六化一体”的设备修理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了设备拆除、运输、大修、安装、维护、使用、售后服务的质量,减少了设备故障率。他先后获得 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 项技术创新成果荣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项目奖,3 个项目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三等奖,20 多项成果解决了现场生产难题。他本人也荣获“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八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创新达人等荣誉称号。
匠心传承 “故障先让徒弟上手”
王忠才说:“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也是有限的,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王忠才打破“师傅干、徒弟看”的老套路,推行“故障先让徒弟上手”的实战育人法,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术绝活。他所带的徒弟及团队成员中,有 5 人在全国、省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7人获得淮北矿业集团职工技术比武前三名,3 人被评为淮北矿业集团名师高徒大赛“首席名师”,9 人被评为“淮北矿业工匠大师”“淮北矿业工匠”,1 人被评为淮北矿业“劳动模范”,2 人被评为生产装备分公司“能工巧匠”,6 人晋升高级技师,7 人晋升为技师。
“是企业培养了我,我要用加倍的努力工作来回报组织、回报企业。”王忠才表示,“今后要把工作岗位作为报效企业和服务社会的舞台,带动、引领更多的年轻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为助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赵德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