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合肥市金牌职工,是合肥市最美农民工,是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合肥瑞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陆忠静。
1997年,中专毕业的陆忠静来到了公司,从普通的车工做起,先后经历了产品检验员、线切割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多个岗位。公司的老师傅都对陆忠静印象深刻,“同时期进厂的一共有40多名新员工,经过培训上岗,只有他技术学得最好。他是属于那种一点就透、一讲就会的类型”。
天才出于勤奋。在工作中,除了向师傅悉心求教,沉默寡言的陆忠静还会挤出业余时间看专业相关的书籍、杂志、软件教程,默默给自己“充电”。即便是出差在外的坐车间隙,陆忠静都会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学习数控机床编程之类的内容。“能学一点是一点,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除此之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电脑右下角的QQ总是闪烁不停。这是他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加入了几十个行业相关的交流群,一有空就跟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切磋专业知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控制设备、线切割设备、加工中心设备,UG设计软件、CPW线切割软件、CAD制图软件、Mastercam加工软件,这些当初在陆忠静眼中像“天书”一样的内容,现在都已被他“收服”。他本人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开发部部长,成为厂里的技术专家和中流砥柱。
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中,陆忠静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制自动焊接机器人,改造车铣一体机等多种机械,为企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贡献。
2019年初,陆忠静在从事一次技术支持过程中,发现城轨交通卫生间的污水排放装置经常发生堵塞、缠绕、清掏、设备维护频繁等问题。该装置虽是来自高端进口设备,但是使用中故障屡屡发生。为解决装置的顽疾,陆忠静深入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模拟技术,经过反复改进提升,应用流体固液分离技术与电子跟踪识别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该装置的问题,且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一半。装置的维护保养频次从周或旬提升到季或半年,维护费用下降90%。
这台装置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协调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替代进口产品进入了合肥轨道交通产品目录,并获得国家八项发明专利。自2019年起,该装置在合肥南站、无锡葛墑桥站、哈尔滨哈车站、深圳商业广场站等多个站点投入使用,得到了高度认可。
现在,“身怀绝技”的陆忠静也教起了徒弟,对自己的技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应传尽传。常有徒弟要请他吃饭,以示感谢。陆忠静总是摇头:“你把技术学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
敏于行,讷于言,这正是陆忠静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业20多年,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踏实专注的工作态度,勤学习爱钻研的求知精神,以初心至匠心,完成了从工人到工匠的完美蜕变。(本报见习记者 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