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7月6日上午,在天长市万寿镇张安村,随着电脑上的阿里旺旺客户端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今年36岁的董义昌又开始了一天的电商工作。“您好,欢迎光临本店,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董义昌用手指在对话框内敲下这行字后,看着崭新的键盘,思绪飘回到不久前的一天。
今年5月17日一大早,万寿镇纪委书记周辉来到董义昌家中走访,却被告知董义昌刚刚骑着电动车去村里的快递站发货了。循着去村部的弯弯村道,周辉把新买的键盘和鼠标送到了他的手中。“谢谢周书记,您太及时了!咱电脑键盘上的字早就被磨光了。”董义昌一边笑着同周辉拉家常,一边把车上一箱箱包装精致的芡实米卸下,“货款到账了,我得赶紧把东西发到广州、深圳去。”
董义昌患有二级肢体残疾,其妻子是癫痫病患者,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2018年3月,周辉任万寿镇纪委书记,与3户贫困户攀了“亲”,结成帮扶对子,董家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在电商兴起之初,董义昌就尝试在网上开店创业。由于不是电商专业出身,周围也没有提供可借鉴经验的亲友,他只能边干边摸索。尽管吃了不少苦头,经过一番努力,但网店的交易额和收入始终上不去,万般无奈之下,董义昌只好忍痛关店。为了养家糊口,董义昌又改学装修。但是,高强度的体力活让很多身体健全的人都吃不消,何况残疾人呢?虽付出了许多辛劳,他还是没能摘下贫困户的“帽子”,家里仍然捉襟见肘。“小董,天长市开展电商助残行动,出台了一批优惠政策,加大了对残疾人的精准扶贫力度。”2018年4月5日,周辉特地来到张安村,第一时间把新出台的扶贫好政策告诉董义昌。
董义昌面露难色:“咱开过网店,碰了一鼻子灰,好马不吃‘回头草’啊。”“既然政府给了残疾人脱贫的机会,就得好好把握。”周辉掰着手指向董义昌列举重开网店的种种利好,“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可享受5000元政策补助,还能免费入驻天长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店经营,享受水电、房租、网络免费等优惠……一来二去,能省下两三万元的创业费用!再说你有做电商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听了周辉的介绍,董义昌的心被点亮了。“创业资金和经营场所是有了,也有很多政策性扶持和奖补,不过,万一创业失败了可咋整?”一想到曾经栽过的跟头,董义昌的心里再次犯起了嘀咕。“你尽管放心,市里还专门请来电商专家提供免费培训,可以手把手地教你开网店,遇到难事还能随时和专家交流。创业总会有风险,再说了,这不还有我么!”周辉的一番话让董义昌陷入了沉思。
一周后,周辉再次登门,进一步宣传电商扶贫助残的具体政策规定,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党和政府的助残政策真是好,咱一定抓住机遇大干一场!”董义昌带着希望再次出发。
2018年5月15日,周辉帮董义昌向天长市残联和商务局提交入驻天长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店经营的申请。在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残疾人电商培训后,董义昌又在专业人士的悉心指导下,在淘宝电商平台申请注册了专营天长农特产品——芡实的网店。
令人惊喜的是,没几天功夫,董义昌就熟练地做成了9单生意,销售额达25800元。
首战告捷,董义昌顿时充满了信心。紧接着,周辉不仅带着董义昌联系上天长市杨村镇芡实生产基地,给网店建立起稳定的供货渠道,还帮董义昌向市、镇扶贫办申请扶贫救助金,盖起了农产品中转仓库。
两年光景很快过去了。在周辉手把手的帮扶下,董义昌的网店越办越红火,电商产品也从原先单一的芡实拓展到莲子、百合、禽蛋等10多种产品。
如今,董家一年有10多万元的净收入,孩子的学费、妻子的医药费不再是难题,家中还盖起了新房。“‘老网店’新开张,是周书记帮咱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董义昌高兴地逢人就说。
(本报记者 夏梦 通讯员 宣金祥 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