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7-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为英雄集体点赞

    摘要:今年6月17日上午,我因手脚肿胀,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当时门诊患者特别多,轮到我时已到下班时间,当班医生马艳仍为我细心诊断,认为我病情较为严重,立即安排我住院。住院期间,我

  • 抗洪一线的“巾帼力量”

    摘要:“膝盖摔破了皮,接触水时一定要小心,防止伤口感染!”7月17日,在宣城市宣州区朱桥联圩魏村段圩埂上,只见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军医徐德琴正在一边仔细检查抗洪战士的伤势,一边给他涂上消毒药水。受南漪湖持续高

  • 七旬翁驾车落水好职工出手相救

    摘要:本报讯“谢谢你们救了我父亲,这是我自家种的蔬菜,给你们尝个鲜,也是我的一片心意!”近日,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的张师傅专程来到该市烟草专卖局物流中心向其父亲的救命恩人道谢。面对感谢,职工赵虎显得有些腼腆:

  • 青春此刻有担当

    摘要:7月18日清晨,下了一夜的大雨仍未停歇。16岁的施晨曦快速洗漱完毕后,打着伞一头扎进雨幕——她要赶在7时30分前到达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政府大门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集中前往安置点。“小姑娘,你又来啦!”

  • 淮南安置点上第一夜

    摘要:7月20日,随着淮河干流淮南段持续涨水,淮南市谢家集区望峰岗镇二道河村被洪水包围,当地党委、政府紧急转移群众168户351人,其中望峰岗小学安置点首批安置群众49人,安置点配备党员服务队、公安、教师等

  • 劝离危房住户保障群众安全

    摘要:近日,连续降雨导致合肥市合浦南村两栋居民楼内部渗水、楼板出现裂缝,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五里井社区联合街道平安建设部成立4个工作组,冒雨前往居民家中进行逐户劝离,将近200名群

  • 杀人潜逃12年命案逃犯终落网

    摘要:本报讯只因琐事与妻子发生争执,失手将妻子打伤致死后潜逃12年。日前,凤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刘府派出所协助江苏徐州警方,将命案在逃人员姚某品抓获归案。2008年11月3日夜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镇发

  • 民警跳入急流救起落水男子

    摘要:本报讯 7月18日15时许,巢湖市公安局栏杆派出所副所长程成带领两名辅警正在进行汛期治安巡逻,突然接到群众报警:栏杆集镇洪桥水库承包人谢某意外落入水库后被洪水冲走了。程成驾驶警车向现场疾驰而

  • 崔财山十八年献血112次只为挽救更多生命

    摘要:夏季是采血的困难时期,收到血液紧张的消息后,崔财山赶到了阜阳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这样的行为,他已坚持18年。18年来,他共献血112次,累计献血量相当于12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成为阜阳市献血最多的志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此刻有担当

   期次:第7398期   

7月18日清晨,下了一夜的大雨仍未停歇。16岁的施晨曦快速洗漱完毕后,打着伞一头扎进雨幕——她要赶在7时30分前到达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政府大门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集中前往安置点。“小姑娘,你又来啦!”

“来来来,陪奶奶坐一会儿。”??上午8时,看到施晨曦出现在房间门口,沈巷镇大蒋圩沿路小学安置点2号房的几位老人赶紧朝她招手。施晨曦笑眯眯地答应着走进房间,帮老人们整理起了床铺。

施晨曦家住沈巷镇,在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读高一。她7月12日从学校放暑假回家,7月13日上午去医院拔了牙,当天下午,牙龈还在流血,施晨曦就和姑姑施立芳一起开始了志愿服务。

在安置点帮忙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辅导孩子们写作业、陪老人们聊天,到镇政府食堂帮忙做饭,再把做好的饭菜装盒送往安置点分发——这几天,施晨曦每天像只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她享受着这种忙碌和付出,“我年龄小,目前还没有其他本领为社会做贡献,只能通过这样的小事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开心,也很充实。”

安置点的老人们尤其喜欢这个总是笑眯眯的小姑娘。“这小姑娘真是没话说,没事就陪孩子们在院子里跳绳、玩球,陪我们说话,还帮我们叠被子、打扫卫生。”看到施晨曦坐到了自己身边,78岁的张民霞拉着她的手连声夸赞。

在防汛战场彰显青年担当,展现青春风采,施晨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安置点的一间教室里传出读书声。略显昏暗的教室里,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志愿者在台上领读,9名孩子正襟危坐、书声琅琅。这位志愿者名叫干开腾,是一位“90后”教师,在蚌埠一所中学教历史。

“暑期放假得知家乡需要防汛志愿者,我在火车上就报了名,第二天就来到了安置点。”干开腾说,能发挥所学知识为防汛做一点贡献,自己觉得很有意义。

在芜湖市江河堤坝巡堤查险一线,同样也有一大批“90后”“00后”不分昼夜坚守大堤,谱写了令人激情澎湃的青春赞歌。

在鸠江区汤沟镇,16岁的刘爽放暑假回家第一天,看到村里张贴着各种防汛抢险告示,立即主动请缨上岗巡堤。家里人以他尚未成年加以劝阻,刘爽拍着胸脯说:“我身高一米八,体重175斤,就是一般成年人体力也不一定有我好,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上一线,我难道不能吗?”在第一天的跑筹巡埂检查中,刘爽冒着大雨跟着队伍巡查,甚至还主动担当起了旗手的任务,一天下来走了20多公里路,磨破了脚后跟。

在弋江区白马街道新义村,“90后”党员吕洋阳回乡休假时遇到汛情,马上申请加入防汛志愿服务队,“我年轻,又是退役军人,身体素质好,夜间巡堤查险让我上。”晚上6时,还未到交班时间,吕洋阳就早早来到值班点,向有经验的老人们请教巡堤查险注意事项等。有着过去在部队体能训练的基础,加上老前辈们的言传身教,经过一夜的奋战,吕洋阳对巡堤查险各项工作已是轻车熟路。一晚上下来,他虽然有些疲倦,但声音却依然铿锵有力,“村里的应急小队我也报名参加,如果有需要,我随时都能上。”

(赵丹丹 邓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