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莎莎,安徽省女子监狱四监区四级警长。2月11日,在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危急时刻,安徽省司法厅执行上级命令,第一时间精选20名女警组建援鄂抗疫工作队,火线驰援湖北监狱系统。任莎莎就是这20名警花中的一员。在武汉的55个日夜,从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不适到第一次下病房的恐惧,从经历陌生到积极投身战“疫”,任莎莎和战友们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撑,共同奋战。请看,她在第一次到方舱医院值班,不适恐惧,无法入睡,在雨夜写给妈妈的信——
亲爱的妈妈:
提笔给您写这封信,内心的愧疚又多了几分。因为女儿如今突然间明白您当初哭着“求”我不要去武汉时心中的恐慌和担忧。方舱医院走一遭,女儿好像突然间长大了。
今天是在武汉的第十六天,一直在马不停蹄中打最硬的仗。昨天,我和两位同事一起去了方舱医院,值了方舱医院的第一个班。妈妈,这是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和第一次下病房的经历。
纵享丝滑的巧克力,是救命的温暖感动
方舱第一班注定了事务繁杂,但是女儿牢记您的教诲,逢难没有退缩。回想当时的心路历程,如果说没有紧张没有害怕,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并不具备专业的防护知识。通知我们集合出发的时候我才刚拿到午饭,于是匆忙喝了几口汤,就踏上了前往方舱的车辆。
到了方舱医院以后,国家医疗队的陈院长先带我们熟悉整个方舱的构造,跟我们讲一些注意事项。妈妈您知道吗,女儿真的特别特别感谢陈院长,如果不是他,或许昨天您的宝贝女儿真的就晕倒在舱内了……
听说我没怎么吃饭,而且下班时间还比原定时间又推迟了一个小时,陈院长说:“那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穿防护服的生理极限,太危险了!”他慌忙把我带到护士姐姐那里帮我找了一盒巧克力让我补充能量。并且贴心地告诉我以后饮食上该注意什么,在方舱该怎么保护自己,还叮嘱我们一定要穿上纸尿裤,毕竟我们比医护人员的值班时间还要长。
陈院长说,看到我们那么年轻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一样,要尽力地保护我们,爱护我们。又是一次温暖感动……妈妈,我想您如果知道此事,一定比女儿还要感激陈院长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陈院长的巧克力救了女儿。
隔离衣上的“安徽”,是坚持到底的动力
第一批159名病人收舱安顿好,已经是下午17时。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再加上本身体质稍弱,女儿明显感觉到体力不支。不像之前那样时刻注意自己是个警察要站得挺拔,也开始没有力气讲话,需要靠在墙上让墙壁给我支撑的力量,再到后来连靠在墙上都觉得很吃力……
妈妈,您知道吗?方舱里的时间过得好慢,好像每一分每一秒都比外面的世界长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后来女儿觉得自己严重缺氧,觉得自己即将窒息,觉得自己没法再坚持下去……
好几次想求助医疗队,好几次想出舱……想一想我的背后骄傲地写着“安徽”二字,我不能让她们觉得安徽人弱,更不能让他们觉得安徽人怂。
幸好我的同事及时发现了我的不适,带我到警务台坐着休息一会儿,缓一缓稍微好了一点儿,我又继续在舱内巡查。
雨夜披着垃圾袋,是最美的背影
终于到交接班,终于到出舱。妈妈,您知道吗?当我们脱掉防护服的时候仿佛自己重生了一般,如释重负。
脱完防护服穿上自己引以为傲的34开头的警服,走出来一看,下雨了……妈妈,您知道我从小就比较感性,特别怕这样的冷雨夜,而且,我们是没有伞的孩子……
两位姐姐说把垃圾袋套在头上,可以挡雨,毕竟这里离上车点还有很远。两位姐姐套着垃圾袋走在前面,步履匆匆。我跟在后面看到她们的背影,风吹起了垃圾袋,雨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刺眼。顿时有一种心酸,但却觉得此刻这是最美的背影。
那一刻我才明白,妈妈您心里的不安;那一刻我才明白,武汉平安、所有战友平安是我们唯一的期盼!上车后在群里报平安,我发了两位姐姐的背影图。
回到酒店已是晚上23时,小心翼翼把外衣脱在门口,生怕吵醒了好不容易入睡的人。把里面衣服泡在84溶液里,淋浴半个小时,杀菌加放空自己。
妈妈,方舱走一遭,女儿好像看透了生死,好像更加珍惜生命。躺在“草地”上的“小窝”里,听雨的声音……此时女儿极度疲惫,极度困倦,却无法入睡。只能在似迷雾森林般的房间里,盼天明。看到外面的灯光秀,“中国必胜!武汉必胜!”
打开沉寂许久的朋友圈,发一条动态,证明我平安。江城无心负良夜,明月何曾下西楼。
无比想念您的女儿:莎莎
2020年2月26日于江城小木屋
(稿件由省总工会女职工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