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是同事口中的良师益友,是业主眼里的优秀项目经理,他就是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现任甘肃银百高速TY14标项目负责人李方根。入职安徽省路桥公司15年来,他从见习技术员干起,稳扎稳打,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项目经理。他带领的项目多次得到建设、监理单位以及当地政府的认可与好评,他也获评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勇挑重担 彰显党员本色
2013年,他首次作为项目经理,参与铜南宣高速建设,顺利竣工后,他又前往芜湖市无为县参与北沿江巢无高速的施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无为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对前方如猛兽般咆哮的洪水,李方根身先士卒,带领全体员工迅速奔赴抗洪一线,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确保无为县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水退去,他带领项目走出低谷,顺利完成业主的关键节点计划,“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对业主负责,对工作负责!”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次次的历练让李方根的能力与日俱增,而他筑出精品项目的初心从未改变。
2017年10月底,李方根接受安排,前往甘肃庆阳参与建设银百高速,这是安徽省路桥公司在甘肃的第一个项目,投资7个多亿,全长26公里,包括39座桥,100多道涵洞,工程体量大,施工距离长,点多面广,出发前李方根暗下决心,要在甘肃一炮打响!
可当他满怀信心到达庆阳时,却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当地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稀缺,人员队伍也不健全,地理条件和省内差距很大,施工难度也大得多……总之一句话,工作不好干。”
迎难而上 铸就品质工程
“等靠要不可取,我们得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李方根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资源不足,他就带领前期进场的员工挖深井取水、合理调配资源;西北的黄土易湿陷施工难度大,他就采用软基处理工艺夯实地基,保证工程质量;员工队伍尚不健全,他和先期入场的9名员工一人充当几个角色,迅速推动前期临建施工,为项目快速启动和人员大批进驻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里的冬天特别难熬。”李方根告诉记者,甘肃冬季最冷达到零下20多度。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李方根不仅没有减缓进度,还带头加班加点,开启连续作业模式,变冬闲为冬忙、变冬慢为冬抢,在寒冷的陇原大地上掀起了冬季大干热潮。
得益于有效的措施与科学合理的安排,项目冬日施工生产稳步推进,超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那年我们施工安装了600多根桩,最自豪的就是没有废弃一根桩,没有浪费一片梁!”
勇争第一 叫响安徽路桥好口碑
在这条施工线上,央企林立,安徽省路桥公司是银百高速三期项目部中唯一一家省属企业,业主单位起初对他们持怀疑态度。李方根铆着一股劲,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抢抓进度,每天与时间赛跑,“一定要扭转他们的刻板印象!”
陇东地形梁峁起伏,要建设大体量桥梁工程就对箱梁预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李方根带领项目团队技术攻关,认真进行调查和方案比选,确定用“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施工管理模式,在保证质量同时节约了工期成本。项目还首次采用整体式液压行走模板,组装速度快,液压自动脱模,模板不会变形且梁体光滑,工效提高至少一倍以上。
项目施工期间,李方根带领项目部始终保持领先,超额完成公司与业主年度建设任务,项目荣获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管理集团2018-2019年度省列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先进集体,李方根也被评为安徽建工集团2018年劳动模范,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2019年度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李方根积极按照公司要求和防疫工作指示,对项目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提前部署,与当地政府和业主充分协商,做好一切防疫准备工作,率先在全线掀起复工复产热潮,第一个达到规模化复工程度。
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李方根让安徽省路桥公司的金字招牌在甘肃大地上熠熠生辉。
“天下的路有多长,筑路人的故事就有多长,这些荣誉是公司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路在脚下延伸,我们筑路人的故事就仍将继续……”李方根朴实地说道。(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