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雪芹,现任滁州市南谯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18岁从安徽凤阳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已整整24年。2014年,她在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201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脚踏实地,深入教学一线
2012年5月,董雪芹被调至南谯区教育体育局工作,先后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南谯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此前,董雪芹一直在学校里任教,十几年的讲台经历,不仅让她有着深厚的教学功底,也让她从心里想为教育的未来作出努力。
董雪芹了解到南谯区农村学校居多,不仅没有专业的小学语文教研员,还缺乏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导致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能力偏弱、教学研究的意识比较淡薄。乘着南谯区教育改革的春风,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评课和自身示范课,掌握各个学校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情况。
担任教研员这八年来,董雪芹走访过全区的每一所小学。每次听完课后,她都会认真查看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批改情况,指出症结所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会与教师们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多做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
“教学研究必须扎根于课堂”是董雪芹一直深信不疑的准则。为此,她坚持在全区开展中小学教研日活动,每周四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为教师教学答疑解惑。
搭建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只有教师功底深厚、品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董雪芹致力于开展名师培养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在她的努力下,教育体育局联合区人社局、区财政局拟定了相关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与南京凤凰母语科学研究所对接,开展小学学科教师进阶研修营、学科教研骨干培训班;提倡开展“五个一”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活动;积极承办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同时她牵头成立两批南谯区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多措并举下,南谯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28项活动获得省、市级优秀组织奖,89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质课大赛、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国家级、省级“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该区连续四年教师获奖比例、获奖级别均位居全市第一。
牢记初心,服务广大师生
2018年7月,董雪芹担任区教体局工会工委主任,同时分管教体工会、教学研究等工作;2019年3月,她被安排分管财务中心、资助中心及扶贫等工作;同年12月任南谯区委教体工委委员、副局长。从最初只做业务的专职教研员到单位分管业务的领导,董雪芹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她从不懈怠,在努力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的同时,竭尽所能地服务一线教职工和学生。每年春秋两季的困难职工救助、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工作,她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为广大教职工排忧解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停课不停学”,董雪芹不仅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整理录制线上教学课程,还逐一督查各校工作开展情况。针对留守儿童及家里没有网络的学生,要求一对一专人负责,落实“一生一案”,帮助解决上课难题。
这一路走来,不论是三尺讲台,还是业务工作,董雪芹始终铭记自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衷。她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教育工作美好的明天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