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滁州市“525心灵使者”心理志愿者滁州二院王彬医生、曹新悦老师和王标老师一行三人来到明光市张八岭镇柴郢村,为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开展个体心理辅导。王医生对孩子的用药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临别前,她还耐心地跟孩子父亲交待了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生活细节,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求医途径。
“我给孩子留了我的私人QQ号,王医生也留了联系方式给孩子父亲。我们做这些,最主要是想给这些正处于困境中的孩子留下一束光,让她们在想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能找到一个正确的途径。”曹新悦老师说。
曹新悦老师是滁州市“525心灵使者”志愿者团队成员。2018年5月25日,滁州市“525心灵使者”心理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按照“锻炼自己、服务他人、自助助人”的工作理念开展日常工作。
“这是一支能切实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队伍”
曹新悦是滁州市实验中学初中部“心有灵犀”小屋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心理志愿活动的初衷只是“看见”,看见孩子有问题就想帮助他们,看见孩子不开心就想让他们开心起来。“可能跟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系,跟孩子们对话的过程不仅是我在帮助他们,他们也帮助了我。这更像是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治愈。”
“在‘525心灵使者’第一次志愿者碰面会上,大家都在谈自己想成为志愿者的原因,突然有位女同志问我,‘这支志愿者队伍会是一支能够切实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队伍吗?’我当时很感动,给了她肯定的回答,并保证一定会扎扎实实地开展心理志愿服务。”“525心灵使者”心理志愿者团队领头人王标老师说起的这位志愿者就是陈志秀老师。
陈志秀工作于滁州市琅琊区城管执法局,也是一名二级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理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周末的值班,无论家里有多忙,无论天气如何,她都会准时赶到滁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做志愿者期间,她免费辅导过的孩子和家长近50人,走进社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义务宣讲20多场。
“我们做的是一份有爱的工作”
“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我们在做的是一份有爱的工作。我们中心的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有高校与普通中学的老师,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爱好者,甚至还有转业的退伍军人,大家全是本着对孩子的爱来无偿做这份工作,我经常被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们的工作状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市未成年人心理中心肖雁副主任如是说。
据王标介绍,在大家的自发宣传和互相介绍下,志愿者服务队已经由开始的32人发展到现在的63人。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志愿服务8000多个小时;为1700多人次提供免费公益的心理服务;到37所学校开展“阳光成长进校园”活动,受益学生40000多人;到29所学校开展“中、高考考前减压辅导”,受益学生8000多人;到68个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受益家庭5000多个;开展“教师培训进基层”活动39场,培训教师6000多人。
从明光市张八岭镇柴郢村回来的当天晚上,那个孩子加了曹新悦老师的QQ,并告诉她自己看到了夜空里的一颗星。曹老师用歌词回复了她:“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本报见习记者 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