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1-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深化文明创建建设和谐企业

    摘要:○志愿者进社区宣传创城理念○道德讲堂合唱《道德之歌》○企业文化活动○张娣微公益团队看望农村留守儿童2018年以来,在蚌埠市、高新区文明委的关心指导下,安徽省蚌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蚌埠市局[

  • 编织民生愿景开启幸福源泉

    摘要:○召开全区居保工作会议○开展居保民生工程宣传  ○在村镇设立服务网点方便居民办理  ○利用送戏下乡开展宣传活动“老有所养,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过去想都没想过的好事。”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感应寺村文继斗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织民生愿景开启幸福源泉

——六安市金安区扎实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回眸

   期次:第7283期   

○召开全区居保工作会议

○开展居保民生工程宣传

  ○在村镇设立服务网点方便居民办理

  ○利用送戏下乡开展宣传活动

“老有所养,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过去想都没想过的好事。”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感应寺村文继斗老人高兴地说,“想不到一到龄养老金就有了,有了这个,养老不用愁了。”在金安区,像文继斗老人一样享受养老待遇的老人现有12.7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过去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奢望,随着国家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顺利启动与深入推进,这个愿望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如今,在金安区年满60岁没有单位的、纳入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的城乡居民也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

2011年,根据人社部统一部署,金安区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金安区城乡居保中心在区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基本原则,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制度、健全体系”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稳固发放率,提升建账率、扩大覆盖率三项核心指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不断扩大城乡居保覆盖面,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区参保缴费人数达27.44万人,完成市局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09.94%;年度征收保费1.29亿元,人均缴费水平达472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0.96元;60周岁以上到龄领取人数达12.7万人,年发放养老金达1.5亿元,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在全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金安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机制创新,无论是参保率还是发放率,无论是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还是管理服务的水平,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为全区上下的一件大事。为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效落实,金安区每年都要召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在会上学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实现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的通知》《金安区人民政府进一步修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文件,重点对城乡居保的社保扶贫、参保登记、待遇支付、关系转移等环节的业务系统操作进行讲解,从源头把好数据质量关,确保了系统报表数据准确无误。

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保,金安区城乡居保中心坚持舆论先行,把政策宣传贯穿于工作始终,按照“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全覆盖”的要求,除继续利用传统媒体外,还印制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民生摆台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与黄梅演艺集团合作的送戏下乡宣传活动,以“我问你答”的形式吸引群众了解居保政策。中心多次与省市级媒体联系对接,分别在省厅网站、安徽工人日报、皖西日报、市局网站等媒体发表通讯报道30篇,为群众全方位介绍居保政策,提升居保政策吸引力。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提高了群众对城乡居保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实现居民从“要我参保”到“我要参保”的意识转变,极大调动了居民自觉自愿参保的积极性。望城街道三岔河村村民程德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听说政府解决了他的养老问题后,他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也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政策倾斜,对家庭困难群体关注度不断提高,2019年9月,根据省人社厅下发的《关于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任务推进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的紧急通知》精神,金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修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将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代缴范围,按照每人每年200元的标准代缴保费,让贫困人员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确保精准扶贫战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截至2019年11月份,全区为2014年度建档立卡符合代缴条件的贫困户代缴人数达36882人,代缴金额达7477200元,代缴率达100%。同时根据省人社厅文件要求,自2018年12月起,对年满60周岁因欠费或中断缴费未核定待遇的五类贫困人员,可以不补缴,直接领取养老金。经过数据比对,全区核查出60周岁以上未享受任何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382人,通过与公安、银行等部门对接的方式,帮助未领取待遇贫困人口办理相关证件,及时在系统内核定待遇,发放养老金,现382名贫困人口都已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应发尽发。如何管理好老百姓的“养老钱”?金安区在强化基础,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为此,该区根据省市要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业务经办流程,加强了内控稽核管理。

金安区严格执行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相关政策,做到公开、公平、合法、合规。该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将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专款专用。规范经办操作流程。按照省、市规定,规范参保登记、保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环节,明晰管理职责。同时堵塞支付环节漏洞。一是定期加强与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做好参保人员生存信息核查等工作,确保人员参保信息真实、准确,切实杜绝多领、冒领等现象发生。二是稽核追缴工作效果明显。根据省市下发疑似冒领人员名单,与社保局和机关参保单位对接,按照规定动作开展冒领人员养老金追缴工作,去年核实冒领人员43人,重复领取人员270人,累计追缴养老金达89.37万元。

为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社保形象,中心于去年3月中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参保人个人账户信息公示工作并设置举报电话,在公示期间开展专项督查,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城乡居保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服务,较强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不断地学习与充实自己是做好服务的重要渠道。金安区城乡居保中心着力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增强每个人的政策性、专业性,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

中心党员职工每月利用支部、例会、结对帮扶等时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守初心、担使命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找出差距,抓好落实,提升为民服务的理论基础和为民解忧的工作能力。中心每年对全区近70名乡镇经办人员进行居保政策业务培训不少于三次,居保中心业务骨干定期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加强自我学习,充分了解并掌握最新城乡居保政策和业务上机操作。中心从省民时、便民需、暖民心等小处着手,简化办事程序,畅通办事渠道,大力推行一窗办理、限时办结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

近年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金安大地,使27.44万城乡居民普遍受益。正如区城乡居保中心主任沈琪所说:“只有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做到位,把经办服务平台延伸到基层,建立起完善的工作管理和业务经办体系,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手里,才能托起城乡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下一步,中心将从便民惠民服务群众的思路着力,在村镇设立服务网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四个不出村”、金农信e家、互联网+等便民服务工程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社保服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件为民惠民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千头万绪的民生工程,涉及人员多、覆盖面广、工作繁杂。几度风雨,历经艰辛,奋战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岗位上的金安区城乡居保工作者用满腔热忱,谱写出一曲为民解忧的美丽乐章。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心在胸,用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运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手中,暖在群众心上。

(姚厚培)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