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即发瑞泰服装有限公司位于阜阳市太和县三角元经济开发区 B 区 1 号,现有职工 700 余人,注册资金 3690 万元,于 2009 年 3 月正式投产。公司主要生产针织内衣,出口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服装1200万件,实现产值2000万美元。
该公司工会主席刘东明告诉记者,2019年,在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影响下,服装加工行业形势不容乐观,公司的订单也相应减少,“1-6月,公司生产订单任务480 万件,同比减少了 16%,实现销售收入 4920.3 万元,同比减少了18%,总体呈下滑趋势。”
去年2月,根据客户需求,公司对常年加工制作的汗布衫、平角裤等产品进行了大量转产。
“熟练工原先长期制作汗布衫、平角裤,每天的工作量远超定额任务,可以拿到更高的计件工资。”刘东明说,转产后,工人对新的产品加工流程感到陌生,技术欠佳,
“无法完成每日的定额任务,收入也因此锐减。”如此一来,一部分员工选择离
岗离职,新入职员工数量也有所减少,严重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3 月,太和县人社局、县经信委、县总工会、县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活动的通知》,对全县集体协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该公司工会敏锐地意识到推进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时间向公司党政领导汇报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成立了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小组。
“随后,我们组织企业行政人员、职工代表学习集体协商的政策法律文件,并对参与协商的职工代表进行业务培训,为新一轮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营造出良好氛围。”刘东明说。
为了准确掌握行业工资增长的幅度和整体水平,公司工会广泛收集了本地物价指数、服装制造行业的总体工资水平、周边企业的工资水平、政府的工资指导线、企业的营业报表、利润额等一系列数据。同时,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走访车间一线等方式汇总了职工对工资集
体协商的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职工方协商代表会议,初步商订工资集体协商目标。“另外,我们还加强与公司行政方的沟通交流,及时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及诉求,就集体协商中的职工工资增长率等重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刘东明说。
3月27日上午,安徽即发瑞泰服装有限公司正式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劳资双方代表围绕2019年公司职工工资增长幅度等主要问题进行了集体协商。会上,职工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根据当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工资指导线变动情况,要求企业工资增长率应达到5%;二是适当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三是上浮职工满勤奖。
尽管2019年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但考虑适度增资将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生产发展,企业方顶住成本压力,决定满足职工的增资要求。同时,职工方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确实存在困难,对企业调整职工奖金的做法表示理解。最终,双方就协商的各项内容
逐条逐步达成共识: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参照本地区同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同意职工工资增长率为 5%,明确收入增长继续向一线职工倾斜,特别是向缝纫工倾斜;职工的节日福利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不变,确保职工福利在春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及国庆节按时发放;职工满勤奖上浮5%。
4 月 9 日,公司召开职代会。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在集体合同上签字。“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之后,很多职工表示满意,大家的工资报酬不用愁,福利待遇也有保障了,尤其是薪资不再由订单量决定了,自然干劲十足!”刘东明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