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9-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坚决破除“四唯”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摘要:“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彰显出我国深化改革激发创新

  • 第27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闭幕

    摘要:9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演员在闭幕活动上表演。第27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11日晚在位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剧院闭幕。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国家话剧院选送的实验戏剧《罗刹国》获舞台录制表演单元最佳表演奖第

  • 天津推出“硬核”举措着力解决欠薪问题

    摘要:新华社天津9月13日电(记者王晖)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天津市推出多条“硬核”举措,依法促进解决欠薪问题,2020年1至8月,天津通过行政协调方式为劳动者追回工资9514万元,通过行政执法程序责令用

  • 我国自主研发的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

    摘要:新华社合肥9月13日电(记者徐海涛)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日前正式上线,全球用户可以在线体验来自中国的量子计算服务。这是记者从9月12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获悉的消

  • 安徽未就业退捕渔民每年可获1次至3次免费培训

    摘要:新华社合肥9月13日电(记者汪奥娜)记者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该省将实施退捕渔民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16岁至65岁的未就业退捕渔民,每年提供1次至3次的免费职业培训。据悉,此次行动将1

  • 千余架无人机亮相2020世界无人机大会

    摘要:9月13日在第四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现场拍摄的一款最大载重240kg的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当日,2020第四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五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在深圳开幕,400多家国内外无人机企业带来1000多架无

  • 安徽:“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摘要:新华社合肥9月13日电(记者董雪)海螺集团使用5G网络提升水泥生产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宝武马钢融合5G专网与工业内网让矿山开采更安全,合力叉车基于5G网络的无人驾驶技术将自动化物流与工业制造完美结合…

  • 澳可视化平台助力新冠药物及疫苗研发

    摘要:新华社悉尼9月13日电(记者郭阳)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科研人员开发出一个名为“COVID-3D”的在线分析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可视化显示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变化等信息,有助于新

  • 中欧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摘要:在中国、德国、欧盟领导人即将以视频方式举行会晤之际,中方多位国际关系学者专家表示,中欧作为世界上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双方关系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德国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待德国以切实举措推

  • 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期次:第7435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勉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疫病治疗、疫苗研发、疫情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多出科技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我们坚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攀登科学高峰、创造科技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人民日报9月13日评论员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