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与恶性肿瘤抗争了三年多的马鞍山市当涂县小伙徐宁不幸离世。他的父母在悲痛之余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捐献儿子的遗体,希望能为医学作贡献。目前,徐宁的眼角膜已被成功移植,帮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今年20岁的徐宁是家中的独生子,父亲徐先生靠帮人开货车维持家庭生活,母亲杨女士在家待业。2016年,徐宁进入高中学习,母亲杨女士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2017年9月,刚升高二不久,徐宁开始尿血,身体不适,一直不见好转。持续一段时间后,父母带他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医院治疗,最终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徐宁休学了一年,从此踏上了与病魔抗争的道路。“我儿子很懂事。”回忆起徐宁生前的点点滴滴,杨女士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他一直很坚强,原来有些挑食,可生病以后再苦的中药他也能喝得下去。他一边化疗一边看书学习,化疗回来后,他还参加了会考。”……在徐宁父母的描述中,一个内心阳光、积极向上的大男孩仿佛站在我们面前。“孩子太孤单了,这些年不是在医院接受化疗,就是在家休养,上学都是断断续续的。”徐先生说,儿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参加高考。今年7月份,高考结束后,徐宁所在的班级举行聚会,身体有所好转的徐宁还去和同学们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中的徐宁还是那么阳光。
之后不久,徐宁再次住院接受治疗。然而这一次,这个阳光大男孩的人生定格在了2020年8月30日。在此之前,徐宁的父母曾背着他偷偷商量过捐献遗体的想法。
“我们早就有这个念头了,但不敢跟孩子说。”徐先生说,“孩子生病期间,我们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不然,我们也支撑不到现在。孩子去世后,我们希望通过遗体捐献,回报社会,为医学作贡献。”这是徐宁父母最朴实的想法。
在徐宁离世之后,他的父母与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并在无偿捐献遗体(器官、角膜)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8月30日晚上,徐宁的遗体被转运到皖南医学院。当晚,从合肥赶来的安徽眼角膜库专家完成摘取眼角膜的手术。9月3日下午,徐宁的眼角膜让一名16岁和一名25岁的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儿子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眼角膜能给别人带来光明,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杨女士说。
(杨正文 林梦媛 陶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