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笔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目前上海已遴选117家家政企业为春节季节性的“家政短缺”托底。
不仅是过去,即便是现在,春节一到,一些地方家政行业或多或少总是遭遇“用工荒”,因为,城市市民要过年,那些“黔女”、“云嫂”、“淮海大嫂”也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可喜的是,市场经济在进步,为应对庚子年春节的“家政短缺”,上海不少家政行业正在采取多重有效措施,确保那些需要家政服务的人家“春节不慌”,其中有的企业实行排班制,把服务员分成两部分回家,一部分回家过春节,一部分回家过元宵节,这种“春节排班制”是市民们所乐见到的。
春节期间,解放军战士为祖国站岗,交通运输行业员工加班加点,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公安干警“保一方平安”。同样,家政行业,春节期间只要有市场需求,就应该有市场服务,而“春节排班”,节前节后,轮流上岗,有劳有逸,合理周到。
当然,春节加班,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给予一定的加班费,这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有的企业还安排春节加班员工开个联欢会,吃个年夜饭,或赠送纪念品,进而把在岗员工的孩子接过来过年,并给以英语辅导等等,这当然都是人文关怀。
而在宏观层面,城市政府更应该为家政企业春节排班制创造一个温馨的大环境。具体说来,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家政行业多多排忧解难。少收税费,多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好让家政企业尽快地做大做强,好让企业创造条件有能力吸引更多家政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另一方面,政府当从根本上解决“家人团聚”问题。前不久,高层端出户籍改革“大餐”,300万人口以下城市是“放开”,300万至500万人口城市是“放宽”,这“人”是抢来了,但接下来,当有房住、有学上、交通有保障、医疗有保障,特别是“有活干”,一个个配套跟上,外来务工者都能和家人团聚于他们工作所在的城市而其乐融融,那么“春节排班”就不再是新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