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1月23日,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当时就想:作为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关键时刻应当挺身而出,危难关头应当冲得上去。当党和国家号召支援武汉时,我就第一个写了请战书。
“小宝贝,等着妈妈凯旋归来”
获得批准后,面对出生八个月尚未断奶的小宝宝,心情也有些不能平静。我知道这次疫情是多年来传染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治难度最大的一次严重卫生事件。在给孩子临别喂奶时。我轻轻抚摸它的头顶自言自语地说:“小宝贝,妈妈即将出征武汉了,也不知道这小脑袋里有没有断奶的准备,要在家乖乖的哦。”
2020年2月15日一早,我告别了家人,到医院准备乘车前往合肥集合。在医院里,挤满了为我送行的领导和同事,县领导亲切地嘱咐我说:“到武汉有时间就和家乡人民联系,我们都是你的坚强后盾。”
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出发前,我一次次地问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我可以担负起家乡人民的重托吗?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和英雄们一起战斗,我想一定可以迎来胜利的曙光。
就这样,在一句句的反复叮嘱中,我带着领导和同志们的重托,当日中午到达合肥集合点,当晚作为安徽省组织的第五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飞抵江城武汉。
“普通”的采血故事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双层手套和护目镜,让简单医疗操作也变得复杂了。
记得3月2日晚上8:00多,我接到护士长电话:“吴伟明天休息是吧?明天舱内安排为患者采血,你明天进舱去完成这项工作。”我接受任务后,护士长在电话里面反复交代,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针刺伤等不良事件发生。
其实对于我一个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十年的护士,采血是一项每天都在做的简单护理操作。但到了医院换上防护服,进到舱内准备给病人们采血,护目镜一会儿就蒙上了水雾,看不太清楚,只能通过部分空隙看血管,戴着双层手套显得格外笨拙,握住小小的采血针,让我体会到什么是雾里看花。
在给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采血时,他格外紧张,看到我端着治疗盘来了,连忙对我说,我的血管不好找,平时打针都难打,你可以吗?面对老爷爷紧张的神情,我急忙给他宽心,我说:“我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十年,老年人的血管特点是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血管浅而易滑动,血管弹性降低,变脆变硬……”我急忙把专业知识“背”给老人家听,老人家在听了我的话后,大笑了起来,说我幽默专业。
紧接着,我发挥熟练的穿刺技术,完美的一针见血,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采血工作,老人家也竖起大拇指。
单侧肺阿姨的温暖
在方舱医院,还有一位患者让人印象深刻,她是一位单侧肺的病人。
记得第一次我走到阿姨的身边,我问她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来到这里真的感觉到安心多了,在家里每天都睡不着觉,在这里我看到你们医生和护士真开心。”
她是148床,是一位只有单侧肺的病人。她20岁的时候,由于支气管扩张,咳血严重,她选择切除病肺。
在这次疫情中她格外小心谨慎,但不幸她还是感染上了。一直以来紧张、焦虑的心情围绕着她。每当看到她心情低落时,我都握住她的手对她说:“阿姨不要怕,您在咱们方舱医院,说明您的症状是较轻的,咱们每天都治愈很多患者出院,相信您也会很快痊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给我们说,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她连忙说:“是的!是的!来到这里得到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真的很安心,谢谢你们。”
在我们医疗组的精心护理下,这位阿姨顺利出院了,在出舱那天,她激动地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反复对我说到武汉来,一定要联系她,她给我做热干面吃,带我去武大看樱花。看到阿姨诚挚的邀请,内心真的感觉无比温暖。
(吴伟 口述 张长朋 郑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