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无为:精益管理出实招为大力推进提质增效,保障稳健经营的现实需要,无为市供电公司以强化精准投资、提升项目精益化管控水平为目标,针对电网规划建设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以做到精准规划引领、精准投资产出的电网

  • 离电信诈骗远一点靠平安幸福近一点

    摘要: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虚假金融广告等经济诈骗行为花样繁多,危害极大。为增强消费者识别、防范经济诈骗的能力,民生信用卡中心化身“打假小能手”,收集梳理了几类诈骗案例,为广大消费者揭露金融诈骗把戏、剖析犯罪

  • 天文专家教赏“别样”中秋月

    摘要:新华社天津9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中秋将至,“赏月”是重头戏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是本年度“第二小满月”。如何欣赏这一轮“别样”的中秋月,天文专家在此为公众提出建议。今年中

  • 铁路等部门“备战”国庆中秋假期出行高峰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樊曦)国庆中秋假期将至,出行客流快速攀升。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出行高峰,铁路、电力、民航等部门增加运力投放、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

  • 金秋采菊致富忙

    摘要:9月28日,在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农户在采摘皇菊花。金秋时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的500余亩皇菊花迎来丰收,农民开始进行皇菊花的采摘、晾晒、加工等

  • 1至7月我国规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6.7%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任爱光28日表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化危为机,率先恢复良好发展势头。2020年1至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

  • 特殊就业季,这874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吗?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目前,这874万人的就业情况如何?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促就业?记者采访了权威部

  • 纳卡冲突会否引爆亚阿全面战争

    摘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分析人士指出,围绕纳卡地区,亚阿两国多年来摩擦不断,这次冲突可以说是双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发。目前,亚美尼亚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就业季,这874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吗?

——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观察

   期次:第7446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胡浩刘硕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目前,这874万人的就业情况如何?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促就业?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

拓展渠道岗位: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出政策“组合拳”,扩岗位、搭平台、拓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政策性岗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8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截至9月1日,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

他介绍,为促进就业,相关部门出台了近40项政策:针对升学,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今年,教育部扩大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特岗教师的招聘规模,推出了‘先上岗、再考证’的重要举措,起到了‘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基层教育系统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介绍,截至8月31日,陕西师范大学2020届各类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的占比超过80%,在基层教育系统就业的占比达到70%以上。

同时,各地各高校也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以湖北为例,2020届湖北高校毕业生共44.9万人,湖北籍的高校毕业生共37.1万人。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央加地方“十个一批”的帮扶政策。截至9月初,湖北高校和湖北籍毕业生的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创新就业指导: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云宣讲”“云招聘”“云管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创新服务,帮助大学生“云上找工作”。

教育部与9大社会招聘机构联合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目前已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

“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围绕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征兵、创新创业、求职心理调适等主题,已推出23场直播课。

“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今年已有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疫情阻断了我们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如何将就业指导和服务送达每一位学生就成了工作的关键。”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说,疫情发生后,毕业生就业受到很大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求职方式全部由线下改为线上。

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于涵宇了解清楚学生们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意愿后,“一人一策”建立台账,指导他们投递简历、参加线上宣讲。同时,他还开展就业指导视频直播,分享简历制作和线上面试技巧,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优秀选调生代表等进行连线分享,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

帮扶贫困群体: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

“我们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王辉介绍,有关部门和地方通过出台专门政策、实施专项计划、举行专场招聘、实行专人帮扶、进行专门推荐等系列举措,全力帮扶贫困群体。

教育部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向贫困生手机发送岗位信息28万多条。高校建立重点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高校实施就业帮扶行动,设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动态数据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发放求职补贴、举办专场双选会,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截至9月1日,广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7%。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相关招聘计划,重点面向三峡及金沙江库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进行招录,一经录用直接发放1万至2万元津贴,目前已完成全部招录计划,发放津贴120余万元。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万千家庭。对于目前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王辉表示,教育部将与人社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