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李克强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

  • 我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记者了解到,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工作部署,省人社厅制定实施方案,在2020年第四季度,在全省开展“四进一

  • “一带一路”一项国际标准联盟在芜成立

    摘要:本报讯10月12日,“一带一路”跨座式单轨系统国际标准联盟(以下简称“ISAM联盟”)在芜湖正式成立。ISAM联盟是由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

  • “阜阳号”高铁一路高歌邀客来

    摘要:行李架上是八里河、迪沟、生态乐园等景区图片;座椅头枕上写的是“颍淮善郡,大美阜阳”字样,下方是“安徽文旅”“皖游通”“阜阳旅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在车厢两头,是阜阳剪纸、界首彩陶的宣传图片……10月1

  • 产业扶贫基地生产忙

    摘要:10月14日,在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产业扶贫基地,工人在生产车间分拣西兰花,准备包装供应市场。近年来,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采取与邻近的贫困村签订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协议

  • 新能源汽车补电像加油般便捷

    摘要:本报讯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完成电池更换,让一辆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满电启程——最近,一座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在合肥经开区的智能科技园投入运营,吸引许多车主前来尝鲜。“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需要至少半个小时

  • 弧光闪耀绘精彩

    摘要:10月14日,中煤新集公司第十二届职工技能大赛电焊工实操比赛举行,来自全矿区的十六名选手分四轮参加了比赛。测量、固定、调整电流、烧焊、去碴等每一个细节,选手们都十分小心地操作,弧光闪耀,绘就精彩画面。

  • 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首聘兼职仲裁员

    摘要:本报讯昨日,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聘任仪式在合肥举行,8名兼职仲裁员正式受聘。这是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继去年底整合成立后选聘的首批兼职仲裁员。据了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人事争议

  • “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再获新成果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下午,记者从省药监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2019年,我省共下达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十大皖药”药材标准研究一次性奖补资金合计580万元,推动“十大皖药”产

  • 怀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本报讯为补齐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今年以来,怀宁县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杠杆作用,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岗位固定、人员流动、服务持续的“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人才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基层人才不足和引进困

  • 推动投资人保护机制落地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刘开雄)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就当前募集说明书中投资人保护机制的相关内容,向全市场发布相关示范文本,推动投资人保护机制落地。募集说明书是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及交易的基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再获新成果

   期次:第7453期   

本报讯 10月15日下午,记者从省药监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2019年,我省共下达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十大皖药”药材标准研究一次性奖补资金合计580万元,推动“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自2016年我省开始启动“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以来,已开展了三届产业示范基地遴选,共确定了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天麻、太子参、前胡、葛根、百蕊草等15个“十大皖药”品种、44个“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76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截至目前,全省“十大皖药”示范种植面积共127452.2亩;其中2020年新增示范种植面积41053亩。2019年“十大皖药”总产量13.2万吨。

近年来,我省积极支持“十大皖药”建设单位打造出了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中药品牌。霍山石斛、滁州贡菊、金寨灵芝、金寨茯苓、旌德灵芝、九华黄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商标。同时,霍山石斛、霍山灵芝、亳白芍、九华黄精、滁菊、黄山贡菊、铜陵凤丹皮、李兴桔梗、金寨茯苓、金寨天麻等品种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年产值达45.39亿元。霍山石斛连续4年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亳丹皮进入2020年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评价百强榜。

此外,“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成效也不断凸显。我省积极引导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签订产业扶贫计划,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药材种植、采收和初加工,带动贫困户增收,推动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落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44个基地共带动5000多名贫困户增收,每年人均增收5500元左右。

(本报记者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