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安徽涡阳县辉山村:红色旅游让贫困村经济“活”起来

    摘要:翠柏森森,石阶高长。67岁的护陵人侯传宇步履蹒跚,向辉山山顶的烈士陵园走去。陵园为纪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300余名烈士而建。侯传宇是陵园第二任护陵人。自1984年从父亲肩头接过重担,他已守护陵园整整

  • 科研人员发现土壤微生物与农作物产量关系密切

    摘要:新华社南京10月22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悉,中国、西班牙学者近期发现,土壤中的关键菌群与农作物产量关系密切。保护土壤中的关键菌群,或能达到减肥增产的效果。领导此项研

  • 最高法:严格规范“减假暂”,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罗沙)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22日举行的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获悉,人民法院将严格规范做好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依法办理减刑案件35

  • 印尼南苏门答腊省山体滑坡致11人死亡

    摘要:10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人们利用挖掘机在山体滑坡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新闻发言人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国南苏门答腊省发生山体滑坡,导致11人死亡。新华社发

  • 哈里里再次被任命为黎巴嫩总理

    摘要:新华社贝鲁特10月22日电(记者李良勇)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22日任命前总理萨阿德·哈里里为新一任政府总理,并授权其组阁。奥恩当天与议会各党派就新总理人选进行磋商。黎议会128名议员中8人辞职,哈里

  • 安徽全面清理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收费项目

    摘要:新华社合肥10月22日电(记者胡锐程士华)记者22日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安徽省近日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经营服务性收费。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员介绍,安

  • 中国开始接收蒙古国3万只“捐赠羊”

    摘要:10月22日,载羊货车通过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无人机照片)。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赠的3万只羊来了。22日11时30分许,从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出发的一辆辆货车搭载首批4000只羊,依次驶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摘要: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记者高攀许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9月初以来美国多数地区经济增速为“微弱至温和”。这表明在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和缺乏新一轮财政救助背景下

  • 减税降费促发展利企惠民添动能

    摘要:亿万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是稳增长的“发动机”。“十三五”时期,一项项为市场主体减负的减税降费政策接连出台,为千千万万企业减轻负担,增添创新创业的底气和信心,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

  • 德国新冠病例日增破万近三分之一地区疫情超“警戒线”

    摘要:新华社柏林10月22日电(记者张毅荣)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天零时,德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1287例,创疫情发生以来新高。按照当地标准,德国已有近三分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涡阳县辉山村:红色旅游让贫困村经济“活”起来

   期次:第7458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胡锐程士华

翠柏森森,石阶高长。67岁的护陵人侯传宇步履蹒跚,向辉山山顶的烈士陵园走去。

陵园为纪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300余名烈士而建。侯传宇是陵园第二任护陵人。自1984年从父亲肩头接过重担,他已守护陵园整整36年。

侯传宇见惯了辉山山顶雨雪阴晴,也见证着山脚下辉山村的蝶变之路。

辉山村隶属安徽省涡阳县曹市镇,因境内辉山而得名。“辉山村地理位置偏僻,曾是有名的贫困村,5年前村集体负债几十万元。”曹市镇人大主席岳涛说。

辉山村人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红色资源。抗战时期,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曾在此地活动,留下许多故事。村中的辉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是皖北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之一。

如何唤醒这些红色资源,让穷困的辉山村真正“活”起来?“以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走农旅结合、绿色发展之路。”辉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隋振洲表示。2017年以来,辉山村与涡阳县建投公司达成合作,投入7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还整修了拴马林、辉山小院等红色旅游景点。“过去陵园很冷清,近几年来参观、缅怀先烈的人很多,周六、周日能有几百人。”侯传宇说。

民宿“红色记忆”的老板侯虎,已习惯游客纷至而来的热闹景象。

“今年国庆假期,我家5个包间1个大厅全满了。”侯虎说,他家门口的小院都摆满了餐桌。

侯虎之前在外打工,2012年回村开了一家小超市,但生意很不景气,“那时候村里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什么消费能力”。2017年,辉山村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业,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侯虎有了开办民宿的想法。2018年,“红色记忆”开业,这是辉山村第一家民宿。谈起自家民宿,侯虎满心欢喜,“旅游旺季时,店里一天的营业额近万元,平常也能有两三千元”。

辉山村还将村里部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观光农业。每逢花期,辉山村就会人山人海。

今年56岁的张彦承包了村里300亩土地,栽种了6500多株黄桃树,林下空地种着红薯。张彦说,桃花盛开时,众多游客会来赏花拍照。黄桃成熟,又会有不少人来采摘尝鲜。依靠这片果园,张彦今年收入40万元,还带动了30余位村民增收。

找准了发展路子的辉山村早已脱贫。据辉山村党委书记牛雪峰介绍,2017年辉山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辉山村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直接从业人员近100人,带动周边从业人员500余人,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

从偏远萧条的贫困村,到红火热闹的旅游目的地,短短数年变化之大,让侯虎感慨不已。对于辉山村下一步发展,侯虎信心满满,开设分店已在筹划当中了。

(新华社合肥10月22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