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江淮大地,秋高气爽。昨天,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安徽创新馆内外,一派喜庆繁忙的景象。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人们翘首以待的长三角三省一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11月2日将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示以“智慧能源绿色发展”为主题,在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能源技术变革创新、能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突出展示节能降耗、改善生态环境的显著成效。
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展示职工创新成果100项,主要涵盖公共建筑、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清洁能源、再生能源、新兴用能等6大领域。职工创新成果按三省一市分区域进行现场展示,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演示操作和实物展示为主要形式,辅以声光电等手段,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长三角地区在能源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成果。
上海作为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各级工会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岗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广大上海职工推动企业成长、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市总工会积极落实《推进中国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牵头所属各级工会探索跨省工会联动机制,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通过组织举办“聚力新科技奋进新时代”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主题立功竞赛等,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创新产业,全力推动国家、上海及相关行业重点领域的创新项目顺利实施。此次展示聚集了智慧城市、物联网、新能源、环保、光电一体化等一批创新成果。
江苏省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省总工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五小”活动,持续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着力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全省先后有4名一线职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十名职工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质量工匠奖、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一等奖、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工人创新项目)等。此次展示项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中民营经济比重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各级工会围绕践行“八八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重要窗口”建设为目标,以制造业企业和产业工人为主要对象,以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创新等系列活动,为再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辉煌,建设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展示带来的25项职工创新成果,内容涵盖智慧园区建设、能源梯次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多能供应服务等方面。
安徽省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各方面发展已驶入“快车道”。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会通过搭平台,赛技术,进一步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创效益,解难题,进一步深化职工“五小”活动;树典型,立标杆,进一步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推成果,促转化,进一步完善职工技术协作体系等举措,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安徽参加展示交流的25个项目涉及5G多站融合、园区智慧微电网、电能替代等新技术、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本报记者 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