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峰介绍芜湖铁画代表作品《铁打的江山》
11月6日,安徽“百县百村百人”调研采访团走进巢湖市三瓜公社基地。在清幽的文化小院内,一楼大厅所展示的几十幅铁画艺术品线条简明有力,画面苍劲古朴,蕴意深刻,作品立意独树一帜。铁画馆的主人叫陈峰,现任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也是一名制作铁画爱好者,此展厅内藏品皆出自于他的手工艺作品。
陈峰留着板寸,戴着黑框眼镜,操着带有江南口音的普通话,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经商者的机敏与文化人的执着。假如不是当初跨界从事芜湖铁画的资源与渠道整合,也许陈峰此刻正安坐在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座椅上,一边品着咖啡,一边琢磨股市行情起落。
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假如。当下,刚过不惑之年的他矢志推动百年“非遗”浴火重生,奔着诗和远方,风雨兼程。
2019年夏天,地处长江南岸的芜湖办成了多件大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这场高规格峰会让当地市民引以为豪,作为土生土长的芜湖人,陈峰亦不例外。为此,他牵头为其献上一份大礼——《潮涌长三角》系列铁画。
“这个系列累计耗时3个多月才制作完成,凝聚了含芜湖工艺美术厂工匠在内的8名铁画工匠的心血,并受到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指导。”陈峰介绍说,该组铁画包含7幅画作,主题分别为《潮涌长三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铁打的江山》《百里皖江图》《桐城六尺巷》《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望天门山》。
其中,主图《潮涌长三角》细节饱满、灵动自然,其间点缀着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标志性建筑与文化景观。诸如,上海黄浦江畔东方明珠电视塔、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以及诗仙李白笔下的芜湖壮丽山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相比之下,《铁打的江山》更显厚重庄严,简而不凡。该画作以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为主体,并辅以雍容大度的黄山迎客松。陈峰解释说,铁打的江山一语双关,文字表面上是指以铁为材,锻造锦绣中华大好河山之图景,内容层面则蕴藏着创作者们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江山永固的拳拳赤子之心。
芜湖铁画,以锤代笔,锻铁成画,“巧夺万代所未有”,堪称中华文化艺术品百花园里一朵奇葩,其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去300余年间,芜湖铁画几经浮沉,最为鼎盛时期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与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意大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更有《迎客松》等杰出画作陈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内。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族工艺品消费可选择空间骤增。传统手工业的效率普遍低下,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日新月异的审美,加之人才断层,使得工艺美术品从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芜湖铁画亦不例外,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浴火重生?
2018年,带着对破解这一难题的勇气,陈峰以整合者的身份进入铁画行业,创办公司,探索“公司+工匠”模式,与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携手合作,精心打造铁画工艺品牌。陈峰说:“新铁画制作一定要经过四个流程,包括文学团队设计文案、美术大师设计画稿、铁画大师锻制以及风水大师设计与装裱。每一幅铁画都力求有深刻寓意,而且都申请外观专利。”令他唏嘘的是,近些年在拜访山区老工匠的过程中,看到他们坚守铁画手艺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陈峰每次找到老工匠时,都会收购他们的铁画,还会给他们介绍单子,解决他们成品外销的困境。
至于为什么选择设点在全国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三瓜公社内,以不盈利模式展示和传播铁画文化,陈峰表示,是看中了这里的文旅资源集中化、成熟化,游客来到展厅,通过他的免费讲解,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铁画,观摩到铁画的魅力,就是他为铁画付出的心力的回报。
谈及芜湖铁画的未来,陈峰说:“这些年我遍访铁画老手艺人,在向他们取经的同时,也在调研铁画艺术未来创新发展方向。我的愿望是能让芜湖铁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喜欢,继而走进千家万户。”
可喜的是,芜湖市近年来围绕铁画的保护与传承推出了诸多举措,包括施行《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将铁画项目引入高校,设立铁画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并开办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等。芜湖铁画,辉煌可待。
(万慧玲 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