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完美的拥抱——揭秘嫦娥五号交会对接背后的故事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12月6日凌晨,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其中,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轨道

  • 罗马尼亚:疫情下的议会选举

    摘要:12月6日,戴口罩的选民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处投票站投票。罗马尼亚议会换届选举于当地时间6日7时拉开帷幕。全国1800多万选民将投票选举新一届参众两院议员。新冠疫情下的罗马尼亚目前仍处于宵禁状

  • 中保协:“十三五”期间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约13%

    摘要:新华社武汉12月6日电(记者王贤谭谟晓)初步预计,“十三五”期末我国保费收入达4.5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约13%,保险总资产年均增长约12%。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6日在武

  • 韩国决定再次上调全国防疫级别

    摘要:新华社首尔12月6日电(记者陆睿耿学鹏)新冠疫情近期在韩国再次出现反弹且持续扩散,政府6日宣布从8日零时起再次上调全国保持社交距离防疫级别,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根据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当天的会议结

  • 中国图片大赛聚焦“小康中国·幸福之路”

    摘要:12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典藏作品展上展出的获奖作品。当天,“小康中国·幸福之路”——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颁奖典礼暨典藏作品展开幕式在深圳国风艺术馆举行,本届比赛评选出1个簕杜鹃特别奖,以及10个典

  • 安徽出台重大疫情综合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摘要:新华社合肥12月6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安徽省政府获悉,为做好重大疫情综合医疗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日前安徽省制定出台重大疫情综合医疗保障应急预案(试行),从适用范围、组织架构、综合保障、应急资金等六方

  • 美国加州宣布重启“居家令”

    摘要:新华社洛杉矶12月5日电(记者高山)由于连日来新冠疫情恶化导致医疗体系面临重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部门5日宣布,包括加州南部以及加州中部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将从当地时间6日23时59分开始实施

  • 彰显公仆本色书写“最美”答卷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大战大考面前,公务员队伍中涌现出一批恪尽职守、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近日,经推荐遴选,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确定32名“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美的拥抱——揭秘嫦娥五号交会对接背后的故事

   期次:第7489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胡喆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12月6日凌晨,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其中,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那么,什么是“抱爪方式”?此次交会对接又有哪些看点?

设计理念世界首创

“抱爪机构具有重量轻、捕获可靠、结构简单、对接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我们在嫦娥五号上采用了抱爪式对接机构,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了对接与自动转移功能的一体化,这些设计理念都是世界首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说。

“所谓的抱爪,形象地说,就像我们手握棍子的动作,两个方向一用力,就可以把棍子牢牢地握在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轨道器技术副总负责人胡震宇介绍,探测器采用的对接机构就是由3套K形抱爪构成的,当上升器靠近时,只要对准连接面上的3根连杆,将抱爪收紧,就可以实现两器的紧密连接。

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的过程,但在38万公里之外高速运行的飞行器上实现却没有那么简单。

“月球轨道相对于地球轨道有时延,时间走廊较小,这就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必须一气呵成完成对接与转移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对接机构与样品转移分系统技术负责人刘仲解释:“对接全步骤要在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为此我们做了35项故障预案,从启动开始到交会对接,全部采用自动控制。”

“对接助手”可靠给力

此次,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研制的嫦娥五号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作为中远距离测量的“助手”,成功引导完成了嫦娥五号的交会对接任务。

微波雷达是一组成对产品,由雷达主机和应答机组成,分别安装在嫦娥五号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上。当轨道器、上升器相距约100公里时,微波雷达开始工作,不断为导航控制分系统提供两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并进行双向通信,两航天器根据雷达信号调整飞行姿态,直至轨道器上的对接机构捕获、锁定上升器。随后,上升器中的月壤样品转移至返回器中。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工程师孙武介绍,此前的任务中,我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都应用了该微波雷达,优异的表现证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但不同的是,这次交会对接是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难度更大。

“与近地轨道相比,月球轨道环境更复杂,要克服月球引力影响,所以自动交会对接对微波雷达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为此,研制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孙武说。

嫦娥五号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交会对接,是体量相差巨大的“大追小”复杂受力过程,需要微波雷达的测角精度更高。微波雷达项目主任设计师贺中琴介绍,微波雷达主要作用在100公里到20米的中远程范围,精度的提高大幅提升了精准对接的胜算。

此外,装有对接用应答机的上升器在落月时难免形成扬尘,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干扰将会严重影响测角精度。

为确保安全度过月球之旅,设计师们在应答机上安装了特殊材料制成的防尘罩,“就像戴上了护目镜,嫦娥的‘千里眼’就不会变成近视眼。”25所设计师纪博说。

减轻每一克重量都意义重大

事实上,25所研制团队为这次交会对接打造的微波雷达,不仅是“千里眼”,更是“顺风耳”,升级后的它更小巧、更强大、更可靠。

微波雷达在保证交会对接测量“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开发了航天器之间双向空空通信的“第二职业”,从雷达与应答机之间“一问一答”的传输方式,升级至轨道器与上升器之间的“沟通对话”,实现了遥控指令和遥测参数的双向传输。

“以前就像老师上课点名,雷达发消息,应答机答到。现在,它们还要负责上升器和轨道器之间的信息传递。”贺中琴说。

同时,在此前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已经实现减重一半的基础上,这次又进一步开展了轻量化改进。

“每一克重量的减轻,对嫦娥五号任务的意义都是重大的。”孙武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