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数字人民币测试又“升级”体验更“新鲜”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苏州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已正式生效,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不少苏州市民已开启使用数字人民币“买买买”的消费时光。相较此前深圳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此次苏州试点增加不少

  • 菲律宾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45万例

    摘要:12月14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医护工作者穿着防护服参与新冠病毒检测工作。菲律宾卫生部14日通报说,该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450733例。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 我国将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布局,“高峰”“高原”“高地”并重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陈聪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十四五”期间要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布局,让国家有“高峰”,区域有“高原”,省里有“高地”。焦雅辉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国

  • 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

    摘要:新华社东京12月14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央行14日公布的第四季度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日银短观)结果显示,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从上季度的负27点升至负10点。日银短观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次,

  • 专家警告:美圣诞假期新冠疫情可能继续恶化

    摘要:新华社华盛顿12月1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3日傍晚,美国新冠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1622万例,累计死亡接近30万例。专家警告,随着圣诞假期临近

  • 安徽黄山:雪润宏村

    摘要:12月14日,游人在雪后的安徽黄山黟县宏村游玩(无人机航拍)。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雪后的徽派古民居银装素裹,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 国家移民管理局十项新举措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熊丰)记者14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国家移民管理局改进创新海港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研究出台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新举措,全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十项新举措

  • 举报不受限!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小程序开通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姜琳)为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欠薪维权渠道,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4日正式开通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全面接收处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线索。据介绍,平台开通后

  •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将在天津市举行

    摘要:新华社广州12月14日电(记者邓瑞璇黄浩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在天津市举行。在14日召开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披露了这一消

  • 中欧携手抗疫共促经济复苏

    摘要:人口不足6000人的波兰边境小城泰雷斯波尔,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第一站,每天有10到20班中欧班列经过这里。“凭借欧盟门户的位置优势,泰雷斯波尔从‘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的发展中获益良多,”市长亚采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欧携手抗疫共促经济复苏

   期次:第7495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李骥志

人口不足6000人的波兰边境小城泰雷斯波尔,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第一站,每天有10到20班中欧班列经过这里。

“凭借欧盟门户的位置优势,泰雷斯波尔从‘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的发展中获益良多,”市长亚采克·达涅鲁克告诉新华社记者。

今年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凭借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的独特优势,实现运量逆势增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超万列,达10180列,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通达欧洲21国。

中欧班列为欧洲民众送来一批批防疫物资,在疫情最危急时打通“生命运输线”;中欧班列也为欧洲企业增加对华出口提供了物流便利,在率先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中国与期待复苏的欧洲之间架起“民生桥梁”。达涅鲁克说,开行刷新纪录的中欧班列也有望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多投资,期待2021年能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

列日机场是比利时货运吞吐量最大的机场,欧洲疫情最严重时期,这里曾是转运抗疫物资最重要的枢纽之一。受疫情影响,欧洲许多实体商铺被迫关门歇业,而中国电商则为欧洲消费者打开一扇新窗。不久前的“双十一”期间,列日机场又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列日机场首席执行官卢克·帕尔东在接受比利时媒体采访时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仅有益于航空业,也有益于其他行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

面对疫情,中国与欧洲国家尊重科学,分享经验,为全球树立了“事在人为”的良好示范效应;面对经济复苏的共同挑战,中国一如既往地展现了合作诚意。

据欧盟统计,疫情期间,中欧贸易额不降反升。今年前7个月,欧盟27个成员国与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287亿欧元,同比增长约2.6%,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一直保持至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欧合作取得目前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注重务实合作,较好地管控分歧。当前,中欧间尤其需要保持初心、强调务实合作、抵御外部干扰、增进政治互信,在双边谈判中相向而行,并力争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12月10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出席由欧盟中国商会和欧盟中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2020中欧企业家年终对话时说,经受了疫情考验的中欧经贸合作正迎来新的机遇。欧盟推出了历史性的经济复苏计划,将加速后疫情时代欧洲经济的绿色和数字转型。而中国为控制疫情、恢复经济作出的非凡努力,有望使中国经济今年实现正增长,更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14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