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宣城举办单身职工相亲会

    摘要:12月12日,由宣城市总工会主办的宣城市大型职工相亲party举行,来自该市各行各业的200多名优秀单身男女嘉宾们相约在美丽的宛陵湖畔,共赴一场充满期待和甜蜜的相约。此次活动为单身青年职工在工作之余提

  • 《中国飞侠》将镜头对准“外卖小哥”

    摘要:现实题材网络电影《中国飞侠》10日起在爱奇艺上线播出,讲述“外卖小哥”酸甜苦辣的奋斗故事。《中国飞侠》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精品工程扶持项目,讲述了“北漂”外卖小哥李安全为了给生病的女儿筹集手术

  • 合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闭幕

    摘要:本报讯12月11日,合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闭幕颁奖式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闭幕颁奖式上,对赛会期间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各代表团、各体育行政部门、协会、学校等社会各界进行了表彰,并由出席领导分别为获奖单位颁发

  • 中铁四局趣味体育进工地

    摘要:12月9日,中铁四局“喜迎建局70年健康生活每一天”职工、农民工运动会走进昌景黄铁路,来自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的8支队伍,共80名职工和农民工兄弟代表参加运动会。  &

  • 铜陵文创园留存铜矿文化记忆

    摘要:本报讯铜陵市第一家文化创意园区“铜官山·1978”文创园将于12月下旬正式开园。该园区始建时利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铜官山铜矿矿工生活遗址资源,通过选择性保留、修复、改造和复建等方式,对当年铜矿工人真实

  • 淮北首部院线电影《征迁》举行首映式

    摘要:本报讯12日下午,淮北市首部院线电影《征迁》首映式举行。电影《征迁》是地地道道的淮北作品,讲述了基层党员干部齐心协力落实党的棚户区改造政策,实现群众安居梦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无

  • 孟苏平:举重若轻一路前行

    摘要:“我没想到能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个光荣的称号。”在参加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之后,我省举重运动员、奥运冠军孟苏平说。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性格,正如她运动生涯一样,一路前行,举重若轻。心系抗疫

  • 合肥启动书香城市阅读周

    摘要:本报讯12日,“声声悦耳书香合肥”——合肥市创建“线上+线下”书香城市阅读周活动在合肥悦书房·杏花书院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声音平台“云听”与合肥市一百多所阅读空间合作,探索并实践城市线上阅

  • 马鞍山导游讲解员大赛收官

    摘要:本报讯12月11日,由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共同主办的马鞍山市导游讲解员大赛决赛在马鞍山大剧院成功落下帷幕。据了解,本届大赛主题为“我和我的家乡马鞍山”。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最终16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苏平:举重若轻一路前行

   期次:第7495期   


“我没想到能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个光荣的称号。”在参加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之后,我省举重运动员、奥运冠军孟苏平说。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性格,正如她运动生涯一样,一路前行,举重若轻。

心系抗疫:“为国家献爱心”

上个月,孟苏平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最高礼赞。回到合肥之后,她马上就投入到刻苦的训练之中。她淡定地对记者说:“非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份殊荣,我觉得要更加努力地奋斗在一线,脚踏实地地履行使命。”

她以实际行动在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今年2月8日,她心系疫情一线,向安徽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款10万元,支援由中国妇基会发起的“加油!抗疫天使”公益项目。

“这次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很多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为全国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我觉得他们非常伟大。”她说要尽个人的一点微薄之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受到党和国家的多年培养,一定要为抗击疫情尽力量,为国家献爱心。”

奥运夺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外界看来,孟苏平是幸运的。幸运地搭上了里约奥运的“末班车”,夺得奥运金牌之后,不仅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今年更是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其实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各种荣誉的背后是长达10年、乃至20年的艰苦努力。登台夺金的光环,却是她默默付出的结果。

2016年的7月18日,中国里约奥运代表团成立,一开始并没有孟苏平的名字。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能参加奥运会是毕生的追求,一旦无缘,就可能直接结束运动生涯了。然而孟苏平没有放弃,从国家队回到省队,依然在训练场挥汗如雨,保持着运动状态。过了四天之后,孟苏平忽然接到了去里约的通知。原来那年整个俄罗斯举重队被突然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由于俄罗斯队在大级别上实力非常雄厚,因此他们的禁赛一下子改变了里约奥运会举重项目的竞争格局。中国举重队紧急开会商讨,最终决定将女子举重小级别的48公斤级调整为大级别的75公斤级,以增强夺金的机会。作为女子举重75公斤级的国内第一人,孟苏平自然当仁不让。由于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最终以抓举130公斤、挺举177公斤、总成绩307公斤的佳绩获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第15枚金牌。

辉煌背后:“十年没回家过节”

孟苏平的家乡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老鸦村,当2003年她被启蒙教练于基林看中,并推荐到马鞍山市体校的时候,家人并没有想到今后会有如此辉煌的经历,更多的仅仅是想着这孩子以后能有个“饭碗”,或者是一技之长,以后或许当个体育老师。然而在夺得奥运金牌之后,小村庄却是一片沸腾。

谁又能想到,她常年在外训练,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她的父亲就说过,“自从2006年女儿到省队训练之后,无论是春节、端午和中秋,几乎都没有回家过过节,一直都在坚持训练。”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心酸,然而她的妈妈有一次无意中说出的事情,却更令人动容。有一次她无意中发现女儿会随身带着剃须刀片,“我在想一个女孩子装着剃须刀干嘛?后来才知道那是用来剔除她手上的老茧。”就是这样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马鞍山的这个小村庄走出了一位奥运冠军,这也是继许海峰、邓琳琳之后安徽历史上的第三个奥运冠军。

追逐梦想:“要为年轻人做表率”

当孟苏平踏上举重这条路时,很多人说她的天赋与生俱来,四肢匀称、肩宽背厚、腰肌发达,同时头脑冷静、大智若愚、悟性较高,她被业内人士誉为举重运动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当初只想当个体育老师的孟苏平,却跟很多人一样,没有想到她的运动生涯并不平坦。尽管前面有太多的艰难困苦在等着她,但这一路走来,冷暖自知,举重若轻,无怨无悔。

现如今,她作为省女子举重队年纪最大的运动员,依然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我要站好最后几班岗,努力完成任务,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她告诉记者,“目前我是正处于恢复训练期,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讲的话,恢复确实有点慢,但是我觉得我的精神,对训练的热情,对训练的态度,能促进年轻的运动员,能带动他们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本报记者 万慧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