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滁州市全椒县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之一。几个月来,全椒县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拓展服务,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三个强化”筑牢试点根基
强化要素保障。全椒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财政、宣传、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商务以及10个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将地名服务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共安排经费 85 万元,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强化路径指引。县委、县政府将试点工作作为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形式,制订了《全椒县“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以传承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地名管理条例》为遵循,以乡村地区为“舞台”、以乡村地名为“切口”,以社会需求和改革创新为导向,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服务乡村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强化督查指导。为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稳步推进,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细化了任务清单,明确了实施主体和时间节点。先后召开培训会11场次,强化信息采集、词条编写、标注上图等业务培训。其间,工作专班先后8次深入10个镇和部分村(社区),督促指导村(社区)开展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景点等地名信息采集工作,对进度缓慢、业务生疏的镇村,现场指导,持续改进工作。
着力“三个规范”塑形乡村振兴
规范部门职责。全椒县学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及时印制、发放宣传折页。在地名标志牌上张贴宣传海报30余张,主要路段悬挂宣传条幅 20 条,协调相关部门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加强《地名管理条例》法律宣传,让群众了解地名信息在服务群众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时调整县地名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其职责,将住宅区、楼宇命名职责移交给县住建部门。
规范地名命名。全椒县组织各镇全面梳理行政区域界线内乡村道路、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命名设标现状及问题,在向地名委员会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影响、专业性、技术性以及与群众生活的密切程度等因素,对全县39条道路、4座桥梁进行命名更名,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新命名的道路中,有19条以原自然村名称命名、有2条以老地名命名、有1条以原有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命名,让乡亲们留住记忆、记得住乡愁。
规范地名使用。全椒县为新命名更名的道路设置“T”形标准地名标志145块、更换地名标志85个。对G312国道沿线乡村居民点设标情况进行摸底,织密了乡村地名密度,健全了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轴线,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设置乡村居民点标志150多块。
拓展“三项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完善“线上”服务。全椒县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对全县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景点等地名信息再摸排,将漏登记、错上图的地名信息采集入库,准确规范标注上传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便利乡村百姓出行。同时以图上标注的乡村地名为“锚点”,引导群众自主采集上传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农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点等惠农助农兴趣点,方便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全县新采集地名信息 603条,其中自然地理实体 9 条、居民点 22 条、道路街巷 46 条、公共服务设施183条、乡村店铺189条,旅游景点8条、报错地点146条。
完善“线下”服务。将信息采集成果与地名普查成果有机结合,对《全椒县行政区划图》《全椒县地图》《全椒县城区标准地名图》升级再版,依法勘察调整图上界线数据,增补新命名道路,上图新采集的乡村、景点等地名信息,纠正报错的地名信息。同时将规上企业等信息标注上《全椒县城区标准地名图》,为群众提供了准确的地名信息服务,为客商投资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探索“智慧”服务。全椒县探索建立“互联网+”地名管理和服务模式。将二维码融入城乡道路地名标志、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和乡村旅游。过往群众扫描城市道路二维码,即可了解所在道路的起点、终点、长度、宽度、地名来历、主要相交道路等相关信息;扫描乡村地名标志二维码,即可了解所在镇村地名文化和经济、旅游、土特产等相关信息;扫描界桩宣传牌二维码,即可了解全椒历史沿革、边界线简介、区划地名工作动态和行政区划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同时将村规民约等信息纳入乡村地名标志内容,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据不完全统计,二维码设置以来,阅读点击量1万余人次。
搭建“三块阵地”铸魂乡村振兴
搭建文化阵地。全椒县民政局邀请县文史委成员、作家协会成员等专家学者,通过汲取志书史料,实地寻访考证,深入挖掘全椒政区地名、古地名、古桥梁、古遗址、古纪念物等地名含义、历史文化,经过研讨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将 100 条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地名收录至首批《全椒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大地名文化遗产宣传,传承历史文脉,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搭建网络阵地。县民政局结合乡村振兴,新编写了全椒县大墅龙山贡米、钦马泉、爱情大道、太平古城等17个百度词条,提交上传高德地图管家、百度地图,通过互联网推广宣传全椒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搭建活动阵地。以《全椒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载体,县民政局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启动了“全椒县地名文化公园”设计工作。公园将分前言、全椒简介、政区地名、老街、古桥梁、古地名、著名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束语等板块,更好地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振兴。
(顾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