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百里追“薪”解开农民工“薪”愁

    摘要:近日,广德市人民法院成功执结2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高效为民”的司法理念。2021年,栾某雇佣许某等两名农民工为其种植辣椒,工作完成后,栾某拖欠许某两人5万余元工资

  • “工友村”打造工友幸福家园

    摘要:为优化服务、保障工友权益,3月27日,中建八局华中公司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期岳家湖校区建设项目创新性设置的“工友村”正式启用。“工友村”专门组建了物业管理中心,进行一站式服务,并采取党建联建的方

  • 职工法律服务“午后茶”暖到职工心坎里

    摘要:本报讯近日,铜陵市义安区委法治办公布2023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名单,义安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午后茶”项目成功入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铜陵市重大项目突破年暨作风建设深

  • 一面锦旗见证法律援助温度

    摘要:“我的工伤纠纷案件已经圆满结案,5万元赔偿款已一次性到位,再次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近日,天长市广陵街道田庄社区农民工戴某特意来到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将一面题有“正义的守护神、人

  • 人社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

    摘要:近日,人社部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最新版劳动合同、书面协议的范本和16条指引,对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的内容、订立方式及应用等作出了明确规

  • 10年期限劳动合同,你敢签吗?

    摘要:开栏语“职工利益无小事”,职工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也是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报联合安徽省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推出《律师说法》专栏,针对职工群众关心重视的热点难点,以案释法

  • 摘要:(微信扫一扫,观看相关视频)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年期限劳动合同,你敢签吗?

   期次:第8057期   

开 栏 语“职工利益无小事”,职工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也是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报联合安徽省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推出《律师说法》专栏,针对职工群众关心重视的热点难点,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为全省广大职工答疑解惑。

“金三银四”招聘季,小张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小张顺利通过某公司面试,收到了“offer”,小张开心不已。入职这一天,公司便通知小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翻开劳动合同,小张却有点懵,原来上面写着劳动合同期限是10 年的时候。小张犹豫了:“10 年期限的劳动合同,我能签订吗?”

【律师解答】

1、签订 10 年期限等于受 10 年约束吗?

小张认为:如果签订了 10 年劳动合同,就会受到 10年期限的约束。但是小张还没有想好是否要为这家公司工作 10 年。其实,签订 10 年期限等于受 10 年约束是一种误解,因为法律赋予劳动者享有任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任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种任意表现在:一是这种单方解除,不需要单位同意,劳动者提前三十天或提前三天,到了时间劳动关系就解除,解除了劳动者就可以离职。二是这种单方解除,是无因解除,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解除。因此,即便签订了 10年期限劳动合同,小张若认为单位不合适其继续发展,依然可以单方解除,只要提前三十日或三日通知单位。

2、未提前通知,劳动者需要担责吗?

对于劳动者而言,在行使任意单方解除权,务必要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劳动合同法》设计需要提前三十天或三天,是为了让单位提前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因劳动者突然离职给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如果劳动者没有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承担因此给单位造成的损失。损失的大小应由单位来举证,如果单位无法举证,根据《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劳动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提前 30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劳动者本人 1 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用人单位赔偿金。”据此,单位可以向劳动者主张 1 个月工资标准的赔偿。

3、单位留人,能否法律留人?

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资源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双向选择关系。劳动者拥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也引发了用人单位如何留人的思考。不少企业寄希望于“法律”“制度”将员工“捆住”,但是辞职是劳动者的应有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劳动者辞职。企业用工“捆住”不如善待。从来没有法律留人,只有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扶才的氛围。事业留人,劳动者在单位有事业发展的通道;待遇留人,劳动者在单位能获得好的工资待遇;情感留人,劳动者在单位有归属感。很多单位设计股权激励制度,用限制性股票、股权期权、虚拟股权等方式,激励员工,吸引人才,这才是融合事业发展、长期待遇的正向吸引,而不是反向的法律“捆住”。

【律师提醒】

实务中,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权,应明确规范。很多劳动者提出单方解除时,写的是“离职申请”,表述“希望单位同意”,但是这种表达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发起了协商的意思,单位若同意,则协商一致解除,单位若不同意,就没有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关系没有解除。

那么劳动者该如何表明行使的是任意单方解除权呢?一是写“辞职报告”,而不是“辞职申请”;二是尽量明确依据的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三是“特此通知”,而不是“希望同意”。如此,可以避免争议,正当行使权利。

(胡敏)

【律师介绍】

胡敏律师,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安徽省律协第十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合肥市律 协 第 五 届 劳 动 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 省 总 工 会 劳 动 法律监督员,安徽省职工维权顾问团律师,兼职劳动仲裁员,先后 荣 获 安 徽 省 五 一劳动奖章 、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 、安徽省优秀青年律师 、合肥市十佳律师等荣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