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企业年金政策宣讲会获悉,目前蚌埠市已有160多家企业(单位)、1.5万余人建立了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发展呈现良好趋势。
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二支柱”。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今年4月,蚌埠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通知》,对蚌埠市企业年金特别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出具体目标,明确提出支持从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着手,建立人才年金集合计划,为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科研创新人才团队成员等先行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以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
会上,淮河水利勘测设计院重点分享了推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工作成效。近年来,该单位向职工大力宣传国家现行企业年金政策,重点阐明建立企业年金对完善职工薪酬体系保障职工退休生活的重要意义,积极有效化解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偏差。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先后为200余名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目前年缴费 180 万元,年金基金规模达到1600万元。
“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补充了养老金,提高了职工待遇,增加了员工的幸福感。同时,这项制度有助于为企业留住人才,增强员工忠诚度。”据蚌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要留住人才,与直接加薪相比,企业年金能够有效控制用工成本、享受税收优惠、实现更好的人才管理、同时提高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当前我国各项政策也正在倾斜推动企业建立年金。“有年金的公司,就是好公司;有年金的单位,才是好单位”的概念正在形成。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识到,企业年金是单位和职工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纽带,是企业招才引智、拴心留人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自 2007 年以来,蚌埠市企业年金资金规模、覆盖人数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蚌埠市已有 160 多家企业(单位)、1.5万余人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单位数约9000 家、缴费人数约24 万人。“积极了解企业年金,自主建立企业年金,积极完善职工薪酬体系,不仅有效保障职工退休后生活,而且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蚌埠市人社局养老科负责人表示。(张闽生 沈为顺 本报记者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