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1-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包河区为渣土车装上智能系统

    摘要:本报讯近日,一条好消息从合肥包河区城管执法大队传来:包河区部分渣土运输车变“聪明了”,原来是给它们装上了智能安全提示系统,该系统能有效预防渣土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将进一步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据了解,智

  • 无岳高速建成通车

    摘要:10月28日,G4221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正式通车运营。无为至岳西段也称无岳高速,是G4221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经济带连接沪苏浙、南京都市圈、合肥经

  • 滁州市助力劳动者依法维权

    摘要:今年以来,滁州市着力推进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处置,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实现80%以上劳动纠纷在基层化解。纠纷“早调处”。启动“建市级、创省级、争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集体协商“

  • 天长市: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打造职业品牌

    摘要:近日,天长市职业培训中心第6期线缆专业技能培训班结业典礼上,42名学员成功取得线缆制造三级证书,其中30人考取特种线缆生产操作证。“两年前,咱仅仅能在普通生产线上操作生产普通型电线(缆),从来没有系统

  • 祁门黟县跨入高铁时代,“高铁+”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摘要:今年年底,昌景黄高铁计划开通运行,这条线的安徽段包括祁门南站、黟县东站和黄山北站。其中黟县东站和祁门南站为新建高铁站,这两处新建高铁站将随着昌景黄的全线开通而正式亮相。昌景黄高铁的开通,打开了安徽南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景黄高铁开通在即,记者沿线实地探访

祁门黟县跨入高铁时代,“高铁+”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期次:第8196期   

今年年底,昌景黄高铁计划开通运行,这条线的安徽段包括祁门南站、黟县东站和黄山北站。其中黟县东站和祁门南站为新建高铁站,这两处新建高铁站将随着昌景黄的全线开通而正式亮相。

昌景黄高铁的开通,打开了安徽南大门的“最后一公里”,黟县和祁门两县彻底结束了铁路不通的历史,直接跨入了高铁时代,皖南地区也将快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全新的祁门南站和黟县东站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最有徽味的黟县东站,高铁开通将迎来更多客流

黟县东站是昌景黄高铁和池黄高铁的交会站,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进入黟县东站,一幅中国水墨画的建筑外观形象映入眼帘,这便是黟县东站的站房。黟县东站站房设计围绕“乡月”主题,表现出黟县特色古村落的整体印象。

站房内部更是随处可见徽派建筑元素,候车大厅,迎面而来悬挂着一副高 12.6 米的巨大烫金字体的楹联,上联是“黄山北峙,白岳南连,水复峰回龙蓄势”,下联是“高铁飞歌,征程提速,风驰电掣凤开屏”。芜湖车务段黟县东站站长凌长风介绍,这副楹联展示的是黟县高铁的区位优势,和高铁时代将为黄山与黟县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相对的进站口也有一副楹联,上联是“神驰秦汉,两千年文化古县,桃源意境”,下联是“身回明清,九百里风物长卷,画里乡村”。这一副楹联则讲述黟县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楹联是黟县颇具影响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副巨型楹联,无疑给硕大的候车大厅增添了浓郁的徽州文化元素,但大厅中的徽州文化元素远不只这些。大厅内十二根立柱的柱基上则采用了徽州三雕中的“石雕”元素,选择了黟县有代表性的十二个自然与人文景观。徽州三雕中的砖雕也在此处运用,大厅两侧采用的是徽派建筑中的门楼结构,上方的题额分别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桃花源里人家”,分别由宋代书法名家米芾和清乾隆黟县名家汪思道书写,进一步彰显了黟县的文化定位。

黟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递和宏村这两个古老村落,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昌景黄高铁的开通以及黟县东站的建成使用,又会为当地带来哪些变化?黟县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胡立中介绍:“2018 年黟县一年的旅游人数达到了 1400 万人次,换算成净人数在 318万,而今年截至 9 月 30 日,西递、宏村两个景区接待游客就突破了 300 万。我预计今年黟县来旅游的人数将要达到500 万,大约 2000 万人次。高铁的开通一定会为我们黟县下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极大的助力。”“黟县东站位于黄山、宏村、西递 3 个 5A 级景区的正中间,从这里到齐云山景区也仅有 10 公里,乘坐高铁去旅游的‘快旅慢游’模式将成为时代的新时尚。”胡立中满心期待。

在祁门,中国茶界红与黑乘上高铁奔向世界

新建祁门南站位于祁门县塔坊镇方村和柯岭村之间,距离新、老城区约 3 公里。走进高铁祁门南站,犹如打开一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这里的茶文化。作为古徽州的南大门,祁门县以盛产红茶被人熟知,站台设计也融入了浓厚的茶文化元素,结合站房两侧江河涌向阊门的独特环境,“一碗金边镶于祁两杯茶饮涌为门”的建筑语言竖 立 起 这 座“ 古 徽 州 南 大门”,实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在站房内侧,“四水归堂”的天井旁一棵百年茶树栽植其中。候车大厅内吊顶弧形叠级造型,结合茶色灯槽勾勒出茶园梯田的轮廓,更让人感受到祁门浓厚的茶文化元素。

在采访过程中,祁门县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耿双平介绍:“很多人原本只听说过祁门红茶,但是没有到达过祁门,祁门红茶原本要通过水运到鄱阳,从九江湖口转出,进长江,到武汉,再流通到全国各地,茶叶运输时间长带来了很多风险,并且不利于外销!”不过,这些让人惋惜的事情将随着昌景黄高铁的开通而彻底改变,“高铁开通后,闻名世界的祁门红茶将打破原来交通运输的限制,原本从皖赣线到南昌大概要 6、7 个小时,高铁开通后将缩短到一个多小时。”

祁门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好茶,一方好茶促进一方振兴 。祁门同时孕育着红茶、绿茶、安茶。茶产业不仅是祁门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更是富民产业、支柱产业。祁门县现有茶园19 万亩,拥有各类茶企600 余家,茶叶产量 7300吨,综合产值 55 亿元,茶农 人 均 茶 叶 纯 收 入 近7000 元,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祁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戴晓婷骄傲地说:“红茶是我们祁门地区的标志性品牌,在昌景黄高铁开通后,将有力推动祁门红茶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红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届时,开祁门见黄山,中国茶界的红与黑,将乘上高铁奔向世界!”

最佳状态迎接新线开通,“快来安徽旅游吧!”

新线的开通既服务了地方经济,也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需求。在一条新高铁线路开通之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担任试运营列车列车长的廖文君是一名合肥客运段的高铁列车长,她向大家介绍:“我们定期组织专项劳动竞赛和应急预案演练,切实做好旅客出行中的各项服务工作。目前客运段的乘务人员均已通过了政治素养、形象气质、业务技能、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层层选拔,进行了设备设施、线路特点、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专项培训。”

除了专项技能培训外,考虑到新线刚开通,会有旅客前往西递、宏村、祁门、齐云山等景区旅游,为了方便旅客,合肥客运段班组成员也提前对当地的公交车等交通线路情况进行了解。“到了高铁站出站后,比如坐什么公交车,大约多久能到达景区,打车需要多久时间,细致到出站后朝哪边方向是出租车候车区,哪边是公交车候车区这类知识点等,我们班组的乘务员都能及时提供此类特色服务,给旅客朋友们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对于列车开通前的保障服务工作,廖文君娓娓道来,“希望旅客们在欣赏沿途风景感受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将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线的开通。”

“快来安徽旅游吧!”在昌景黄高铁试运行的旅途中,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的乘务人员向全世界的朋友们发出了热情地邀约。(本报见习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