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游徽杭古道

    摘要:今年,孙儿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我们一家人决定到徽杭古道游玩。离家不远的徽杭古道,是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人从老家走出大山的一条千年古道。下午三点,我们一家五口从古道入口处至岩口亭小憩后,开始沿着

  • 家乡的那条路

    摘要:老家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的龙门寺水库边,应该也算是水乡人家吧。离家久了,常常会怀念儿时在水库边的生活,那些清晰得如同湖中的碧水、村边的绿树、山野的蓝天一样的记忆,突然就鲜活起来。印象最深的是故乡的那条土

  • 蟋蟀鸣秋

    摘要:以为是个梦,还在乡下老家,墙角里的蟋蟀,用单调而不枯燥的节拍,彻夜吟唱一个韵律:嚁……我睁开眼,蟋蟀的叫声还在。原来,不是梦!我熄灭灯,坐在秋夜里,脑中思绪纷飞,从城市半空的夜,到故乡庭院的夜。这时,

  • 紫薇花开幸福来

    摘要:

  • 时公清风垂千载

    摘要:八月的寿县留犊祠巷,燥热之中多了几分沉闷。小巷两旁密密的黛瓦灰墙,虽经百年风雨,却依然气宇轩昂地指向辽远的苍空。灿烂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荫,掉落在地,如碎金撒地,使平整光亮的青石板地面摇曳生动起来。我踏

  • 写给步入新学期的你

    摘要:九月,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孩子,我期望走进新学期的你,可以穿过阴暗逼仄的茧壳,成为阳光下那只自由飞翔的蝶。绚丽的阳光已为你铺开金光大道,青春的风帆将助你冲破重重迷雾。亲爱的孩子,当你迎着朝阳轻舞飞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蟋蟀鸣秋

   期次:第8406期   作者:□葛亚夫

以为是个梦,还在乡下老家,墙角里的蟋蟀,用单调而不枯燥的节拍,彻夜吟唱一个韵律:嚁……我睁开眼,蟋蟀的叫声还在。原来,不是梦!

我熄灭灯,坐在秋夜里,脑中思绪纷飞,从城市半空的夜,到故乡庭院的夜。这时,蟋蟀又叫起来。起初,像怯生生的敲门声,时断时续;不久,变成急匆匆的脚步声,走来走去。就好像,我的家也是它的家。我静静地听着。

嚁嚁……它唱的是诗经,是国风。蟋蟀在堂,书声琅琅。“岁聿其莫”“岁聿其逝”“役车其休”,是自然的经,秋去冬来,尘埃落定;“日月其除”“日月其迈”“日月其慆”,是时光的经,留不下,追不上,去不返;“职思其居”“职思其外”“职思其忧”,是生命的经,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良士瞿瞿”“良士蹶蹶”“良士休休”,是梦想的经,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蟋蟀是自然的流浪歌手,也最知时节冷暖。“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乃鸣。”秋天来了,天气转凉,它便叫起来,给万物提一个醒,叶要黄了,花要凋了,果要熟了,人也要准备寒衣了……蛩鸣短促,一声复一声,所以它还叫“促织”。“一声能遣一人愁,络夕声声晓不休。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杨万里懂蟋蟀,揣着寒薄的命,操着众生的心。历史的田野里,他又何尝不是一只蟋蟀?

蟋蟀是时光的行吟诗人,一嚁起而尽知秋。“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蟋蟀把生命的琴弦削短、磨细、绷紧,只为爆出那最短促、动人的蛩鸣:嚁嚁……这种心境和境遇,杜甫感同身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蟋蟀是生命的苦行僧人,生活在别处,行吟在路上。“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生也就百余天,驻草丛,宿瓦砾,栖墙角,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似乎,它的生命就是鸣叫。“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过了秋分,太阳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蟋蟀最先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它选择在漫漫长夜里急促鸣叫,或许也是一种暗示和提醒:珍惜时间,时不我待。“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