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2-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蛇年话蛇

    摘要:蛇年已至。贯穿古今,在众多文化中,蛇身上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蛇是古埃及文化中王权与神圣的代表,是印度文化中长寿与财富的象征,是古希腊神话中治愈和医学的化身。在我国民间信仰中,伏羲和女娲更是以蛇身示

  • 水墨宏村

    摘要:之所以要去宏村,是为了欣赏水墨画卷掩映的徽派建筑。果真不假,白墙、青瓦、马头墙、画桥,参差错落、高低有韵。一进村,就看到了弯弓形状的南湖以及穿湖而过的画桥,湖对面是供村民子弟读书的南湖书院。虽然断断续

  • 雪从故乡来

    摘要:我生活的小城距黄山百里,等一场雪实属不易。我的雪在梦里老家的山沟里,在童年欢乐的时光里。儿时的冬天,总会下几场雪。气温不太低时,即便漫天飞雪,也多半积不起来,雪花落在地上,转瞬即逝。若遇上冷天,有雪珠

  • 立春随想

    摘要:沿着家乡清碧的小河漫步,瞥见水边柳树的枝头隐隐泛出绿意来,纤长柔顺的柳条垂下丈余,在乍暖还寒的微风中摇摆着袅娜的腰肢,是那么妩媚动人,让人耳目一新。惊觉漫长的寒冬终于要过去,俏丽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

放大 缩小 默认

蛇年话蛇

   期次:第8509期   作者:□芮海林

蛇年已至。贯穿古今,在众多文化中,蛇身上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蛇是古埃及文化中王权与神圣的代表,是印度文化中长寿与财富的象征,是古希腊神话中治愈和医学的化身。在我国民间信仰中,伏羲和女娲更是以蛇身示人。蛇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蛇在捕猎时的机智与策略,以及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令人佩服,我们应汲取其积极能量,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

全球已知有 3000 多种蛇类,其中,我国有200多种。除了南极洲等部分岛屿外,世界各地都可见蛇的踪迹。蛇肉可做成美味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质地细滑,还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等营养成分,是脑力劳动者的良好食物。

蛇的药用功能和经济价值也很高。据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蛇胆可驱风去湿,明目益肝,对风湿性关节炎、咳嗽多痰、四肢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有一定疗效。对人类来说,蛇毒既是致命的毒,也是救命的药。我国对蛇毒的研究,已由蛇毒血清的试制,深入蛇毒的生化及综合利用方面。比如,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明的“蛇毒替代戒毒及蛇毒抗老年痴呆药物及制备方法”,曾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我国科学家还从皖南尖吻蝮蛇毒液中,发现了蛇毒抗血小板溶栓素;在眼镜王蛇毒液中,成功提取出了一种抗菌肽,有望对研发新型抗生素带来积极影响。研究发现,眼镜蛇等毒蛇的毒液中含有的蛋白素,在治疗癌症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科学家目前正尝试从蛇毒中提炼出一种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蛋白素。此外,蛇皮还是制作琴类的高级材料。

蛇还有许多奇妙的作用。在非洲加纳沃尔特河的毕索渡口,人们渡河既不用船,也不用木筏,而是用蟒蛇。经过训练的蟒蛇一次可载二十人,其速度比渡船快。在巴西人的家里普遍养着一种大蟒,它性情温和,不伤害家禽、家畜,还寸步不离地伴着孩子玩耍,防止野兽袭击,当地人称它为“保姆蛇”。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上的居民饲养了许多无毒蛇,当主人种植的果子成熟后,它会爬上枝头把果子打下,人们称其为“能干活的蛇”。

如今,人工养殖的蛇类日趋增多。常见饲养的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腹蛇等。在大连这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隐藏着一座充满生机却又令人望而生畏的孤岛——蛇岛。这座面积仅为0.73平方公里的小岛,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既冬眠又夏眠的蛇岛蝮的唯一栖息地,是沿东北亚大陆迁徙候鸟的必经之地,也是猛禽迁徙途中不可或缺的中转站。2024 年 7 月 26 日,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成功扩展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第一项世界自然遗产。浙江湖州德清子思桥村被称为“中国第一蛇村”,户户养蛇,最多的时候,全村 800 人养了 300多万条蛇,创造产值 1.3 亿。人工养蛇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