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游江淮千姿百态

    摘要:编前语春临江淮,风光如画。走进春天里的安徽,总有一种美好不期而遇,总有一种心动陌路相逢。近日,2025“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全面展开,本报记者前往六安、淮南等地,采撷春日绚烂的江山丽景,记录瑰丽多姿的

  • 杜鹃岭上杜鹃红

    摘要:四月,正是大别山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一棵树、一片林、一座岭,红艳艳的野生杜鹃花迎着春风向游人露出了笑脸。4月11日下午,记者随省文旅厅“春茶春学”采风团来到金寨县铁冲乡,目睹了杜鹃岭上的近万亩野生杜鹃花

  • 昔日煤城打造文旅新地标

    摘要:“这里是淮南市煤矿业的起点,是家庭年代剧《六姊妹》主要取景地,保留了原始风貌,随着电视剧热播,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4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的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大通区文旅局

  • 全域奏响“春之曲”六安文旅谱新篇

    摘要:六安,南依大别山、北枕大淮河,山水相映、全域美丽。这里是新时代全域旅游的智慧“试验田”,书写着让世界为之驻足的文旅新篇章。4月11、12日,记者随省文旅厅“春茶春学”采风团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走进春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煤城打造文旅新地标

   期次:第8560期   

“这里是淮南市煤矿业的起点,是家庭年代剧《六姊妹》主要取景地,保留了原始风貌,随着电视剧热播,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4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的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大通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何爱睿向记者介绍说,因央视热播剧《六姊妹》在此取景,这个在民国建筑群的基础上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今每天都是人潮涌动。

据介绍,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包括淮南矿业所办公楼、淮南矿务局办公楼以及“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等。该建筑群为 20 世纪 20 年代末,国民政府为开采九龙岗矿而初建,主要用作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居住。1938年,日军侵占淮南时,占用此建筑群并略加改建,该建筑群又成为日军掠夺淮南煤炭资源的历史见证。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多为砖木混合结构,青砖青瓦,雕梁画栋。部分建筑内铺设有整木地板。民国时期贫弱的国家,能有这样规格的成片建筑群则仰赖于当时煤矿的发展,财力雄厚。2011年6月,淮南市人民政府将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公布为淮南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九龙岗民国小镇的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漫步街区,红砖厂房、颇有年代感的照相馆与梧桐老街相映成趣,游客可以到便民商店买根老冰棒,在新华书店寄一封明信片,再去红旗照相馆里定格一张属于自己的春日影像。时近中午,路边随处可见的牛肉汤馆里飘出的香味令人垂涎,尽管店面大多逼仄,陈设也简单,但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走进店里,实地感受一下闻名已久的淮南牛肉汤的鲜美味道。

如果说牛肉汤是淮南的“金字招牌”,比这块招牌更闪亮的,如今应该是春申君了。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人物,公元前 241 年,楚考烈王在春申君的建议下,将楚国都城迁往寿春(今淮南寿县)。如今,淮南市有包括春申大街等多处以“春申”命名。2024年12月开放的淮南春申里文旅街区,正是当地打造的以春申君文化为纽带的特色文化品牌。

作为淮南市首个特色文旅街区,春申里文旅街区位于淮南高新区春华街与春申大街交汇处,由文化旅游街区+城市绿地公园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7.8 万平方米,北侧绿地面积约248亩,植入文化、时尚、艺术、休闲四大主题,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会客、活力、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城市活力新绿洲,为当地再添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

走进春申里大门,建筑风格从东至西依次体现了楚汉、民国和现代风格,如春申里淮南门的高台基、深出檐、四阿顶,体现了楚汉风韵,内部主街的砖木混合、青砖步道,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作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春申里还设有成语典故广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100多个成语源于此地。

春申里文旅街区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带领着记者一边走一边介绍,淮南是中国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申里文化街区在设计中就考虑通过淮南门、淮望阁等建筑,以及成语博物馆、豆腐文化展示等,展示淮南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淮南的文化魅力,推动淮南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今,在这里,不管是阅读、音乐、美食,或是散步、娱乐、休憩,都让人感到惬意。春申里文旅街区正以“楚韵穿越漫游场,城市文化新绿洲”为创意坐标,融入文化、时尚等主题,展示出淮南的历史文化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