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鹅湖不远处的天珑广场边,有一排椅式秋千,每个秋千间隔有一盆桶式花坛,一年四季芳草青青,鲜花盛开,这里往常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早上九点多,我有事匆匆路过那里,一抬头,忽然看见一对古稀老人,手挽手坐在秋千上,老太太微胖,满头银发,微闭着眼靠在椅子上,老爷子面容清癯,一手挽着老太太,一手抓住绳索,一只脚不停地在用力,他眼睛温柔地盯着老太太的脸,像是在说着什么悄悄话,秋千有节奏地来回摇晃,笑意写在两位老人的脸上。此情此景,让路过的人心里暖乎乎的。
乡间有句俗语:少年夫妻老来伴。称得上老伴,都是经历风吹雨打、惊涛骇浪考验,最后依然走在一起,牵手搀扶、相濡以沫。
我原先的邻居小夫妻俩都有自己的事业,本可以比翼双飞,却为鸡毛蒜皮小事,时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一天晚上十点多,只听见“砰咚咔嚓”掼东西的声音,女人大呼,我们只好披衣起床,前去探个究竟。一进门,女人早已泪眼蒙眬,男人坐在沙发上铁青着脸,东西摔碎了一地。如今30年光阴过去了,多年的碰撞、磨合、接纳、融和,夫妻俩倒是更加恩爱了。提起当年,他们红着脸说:“那时太年轻,不懂得珍惜。”
夫妻恩爱有时候不在于文化水平的高低,也不在于年龄大小和属相匹配,关键是否心有灵犀、相互取暖的心。我的外公外婆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期,外公大字不识一斗,外婆是缠裹足的乡下女人。他们谈不上青梅竹马,却恩爱有加。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没红过脸,总是相敬如宾。外公是个银匠,靠自己精湛的手艺讨生活,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了几十枚银元。文革时期,有一天,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把外公家翻个底朝天,还扬言要把外公捆绑起来挂牌游街示众。一向柔弱胆小的外婆,拐动着三寸金莲,勇敢地挡在外公的面前,大声说:“我们不偷不抢,为啥要游街?要游街,我去!”红卫兵见瘦小的外婆摆出拼命的架势,慌忙掳走“战利品”跑了。老年的他们生活拮据,但依然相互体贴,有时候为吃一个烧饼相互推让。
人世间相亲相爱、相依相伴,都是岁月沉淀、风雨磨砺后的执念如初,方得始终。夫妻走过的路,一天天,一年年,从日出到日落,相互陪伴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时光,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一起克服生活的坎坎坷坷,才成为老伴。老伴,就是和你争过,吵过,闹过;但仍关心着,牵挂着,包容着、接纳着你的那个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往往叫一声老婆、老公轻松,喊一句老伴不易,要经得起漫长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