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离婚多年,女儿在大学教书。老孙妻子因病去世,有个儿子在外地成家立业。
老孙虽然比刘阿姨大10 岁,但两人一见如故。老孙会做一手好菜,经常下厨露一手,做好了装餐盒里送给刘阿姨。
那两年,刘阿姨和老孙的关系一直维持在好朋友的层面上,双方都未挑明。
刘阿姨女儿不常在家,放心不下母亲,希望母亲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再成个家。刘阿姨把老孙的微信号给了女儿,让女儿帮她把把关。女儿和老孙聊了几次,对老孙印象不错,同意他和母亲交往。有了女儿这颗定心丸,刘阿姨和老孙确立了恋爱关系。老孙想和刘阿姨结婚,但刘阿姨觉得老孙比自己大10岁,怕老孙将来病倒了,有了婚姻制约,自己就有义务和责任照顾,她不想给自己后半生找麻烦。
但天有不测风云,刘阿姨却突然病倒了,幸亏老孙及时赶到将她送进医院,还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在医院照顾了她大半个月。刘阿姨感激老孙,问他,如果自己得了绝症,他还会不离不弃吗?老孙说,别胡思乱想,这两年下来,他觉得刘阿姨人好心地善良,假如有那么一天,他也不舍得放手。
老孙一席话把刘阿姨说感动了,她决定和老孙结婚。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将双方子女召集到一起,好好谈一谈。
那天,刘阿姨首先发言,她对老孙儿子说,她和他爸是因为感情走到一起的,她有退休金,和老孙结婚,不是图他的钱,将来两个人一起生活,除了生活费用均摊外,各自钱归各自支配。如果她和老孙一旦得病,以各自儿女照顾为主,老伴照顾为辅,不得以父母再婚有了老伴而将责任全推卸掉。至于孙辈的照看问题,原则上谁的孙子谁照看,另一半只友情帮忙,而非义务。
老孙儿子说,妻子是独生女,将来有了孩子由岳父母带。老孙当场表态,亲家出力,他出钱雇钟点工帮着做家务。
那次家庭婚前会议,刘阿姨和老孙把将来有可能发生矛盾的一切事情都一条条罗列出来,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子女认为妥当了,签字生效。
如今刘阿姨和老孙结婚三年了,两个人过得和和美美。刘阿姨说,再婚家庭的矛盾大多是来源于钱财,婚前将这些摆在桌面上讲清楚了,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相处起来便也轻松多了。
再婚和初婚不同,毕竟各有子女,所以要提前将各自担心的事情说明白了,达到意见统一,然后再走进婚姻。万不可含含糊糊结婚,婚后出现问题了,到时“爱情”救不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