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冬花,这13万人口、十几万亩耕地的乌沙大圩,我就交给你了!”1952 年夏天,连续数月的倾盆大雨让贵池县北闸埂江堤岌岌可危。在一次紧急动员会上,乌沙公社领导把排涝保堤的重担交给了时任幸福互助组组长的龙冬花。
当时年仅 23 岁的龙冬花带领几百人、八十部水车赶往抢险前线,一口气奋战了整整十天十夜。那些日子,她一天也没有下过堤,谁累了她就替换谁。洪峰袭来的危急关头,她甚至豁出一条命,带领群众用身体堵住了决口。
江堤保住了!龙冬花也拿到了党员登记表,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也就是这一年,龙冬花被评为全省一级优秀模范和农业劳动模范。1954年,百年不遇的大水让北闸埂江堤溃塌,无数个村庄被淹。那时担任柳城乡乡长的龙冬花,冒着生命危险,划着小船,在惊涛骇浪中把围困在树梢上的十几个妇女、老人抢救出来,在回返上岸的时候,一排浪头像小山似地袭来,摇晃中小船差点沉没了。龙冬花急中生智,跳入茫茫的江水想推船上岸,虽然她不会游泳,可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硬是将群众送上了岸。
为了集体和群众的利益,龙冬花几次舍身忘我,乡亲们都敬佩地称她是“不要命的龙恩人”。
最让龙冬花引以为傲的是1956年春,她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在这里,她第三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晚宴上,她心情激动地向毛主席敬酒,这一幕被新华社摄影记者拍了下来,后来制成了年画,让这一历史瞬间成为永恒。
从北京回来后,龙冬花担任高级农业社社长。这年,雨水又多,全社田地六次受涝,她夜以继日地领着群众抗洪,六战六胜,夺得了全年大丰收。
1979年4月,春雨不停,江水上涨,龙冬花所在的贵池县乌沙公社幸福大队的防汛任务迫在眉睫。而那时,因为长年劳累,龙冬花身患多种疾病,每天都得服药,但是她不顾身边人劝阻,提着中药,主动带领190多名社员到25里远的杜湖挖防汛石。她说:“这段堤连着千万人的生命,上万亩的庄稼,不是小事!我还没有到手不能动、嘴不能张的时候。”一连十多天,任务一天比一天艰巨,龙冬花的病情也一天比一天严重,脸、腿都浮肿了。可她却毫不在意,依然战斗着。
1979 年,龙冬花担任贵池县妇联副主任,两年后,因积劳成疾,提前病退。退休后,她依然关心着改革开放,关心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心着家乡百姓的生活,始终保持着一位老政协委员、老劳动模范的风采。
龙冬花曾对组织上说:“我虽然已经退休,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脱离组织,有活动、有义务一定要通知我参加。”1991年,池州等沿江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正在生病住院的她时刻关注灾情,并让她的老伴专程到县妇联代她捐款。
作为亿万农民的楷模,龙冬花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劳动人民的本色,坚持在第一线,艰苦朴素、乐于奉献、廉洁奉公,用一生贯彻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动人风采!
(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