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0-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哑巴叔的幸福

    摘要:1提起哑巴叔,村里无人不知。一是因为他幼年患病。哑巴叔出生时就瘦小,只有成人的巴掌那么大,因此父母给他起个小名叫“两斤”。那时候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随意的事。有根据属相的,如大虎、二狗;有根据排行的,如

  • 悠悠蜀山情

    摘要:阔别了母校,久违了大蜀山,一晃已是30年。1991年的秋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进了被誉为“安徽公安警官摇篮”的警校,实现了自己身穿橄榄绿的梦想。在两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始终以自己身穿警装而光荣,始

  • 摘要:10月9日下午,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联合区城管局组织60余名党员共同观看影片《长津湖》。电影开始前,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年近九十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安成金为大家讲述抗美援朝的经历。安老虽然年事已高,但身

  • 爱国情怀带动观影热潮

    摘要:近日,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热映,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这两部影片创下国庆档期历史满意度新高。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影评专家和职工观众,聆听他们观后感和真情流露出的爱国情怀。《长津湖》:抗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蜀山情

   期次:第7692期   

阔别了母校,久违了大蜀山,一晃已是 30 年。1991 年的秋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进了被誉为“安徽公安警官摇篮”的警校,实现了自己身穿橄榄绿的梦想。在两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始终以自己身穿警装而光荣,始终为自己即将从事警察这个崇高又神圣的职业而自豪,始终把“进了公安门,生为公安人,死为公安魂”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

在绿茵场,顶烈日,立警姿,任汗水浸泡衣裳;雪地里,龇着牙,练擒拿格斗,摸爬滚打;在课堂,或翘首聆听,或书声朗朗,不断汲取着老师的营养;在图书馆,看《平凡的世界》展望着自己未来的人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磨练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大蜀山的林荫道上,与同学们一起休闲散步,畅谈着毕业后的理想……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细细品味,是那样的悠长而芬芳。

往岁少年郎,而今鬓发苍。重回大蜀山,我已是不惑之年。现如今,大蜀山犹在,依然屹立在苍松翠柏之中,郁郁葱葱。树更粗了,叶更茂了,花更多了,但大蜀山周围的一切却都让我陌生了。通往警校尘土飞扬的土路不见了,散落大蜀山周边破旧且低矮的小房屋不见了,还有夏秋时节三五成群穿红着绿的学生们经常悄悄光顾的果园不见了,还有……一切都变得陌生了。一个曾经要挤几趟车才可以到五里墩的地方变成招手即停了;一个曾经同学聚会油烟刺鼻的大排档变成豪华大酒店了;一个曾经在冬天想洗一个热水澡都很奢侈的地方,现在已是桑拿了;一个曾经满目荒凉连走夜路都害怕的地方,现在灯火通明了。一切都变了,生活环境更美了,公共设施更全了,政务服务更优了,一个曾经偏僻又落后的乡村如今变成都市了,变成了一个我需要学习、工作和生活半年的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了。

走近大蜀山北麓的警魂墙前,我深情地凝视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刻在警魂墙上,一个个英雄的灵魂长眠于大蜀山上,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浮现在我的眼前。马元新,无视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面对歹徒的枪口,挺身而出,最终倒在了血泊里,却挽救了几百个鲜活的生命;李素珍,心系群众,情系于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李庆,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苦战四昼夜,累死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任飞,一个刚刚绽开的花蕾,凋谢在黑夜里……他们匆匆地走了,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舍下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用短暂的人生历程,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人民警察之歌,他们用生命忠诚地实践着“人民公安为人民”这句铮铮誓言,他们用自己平凡的人生铸就了伟大的时代精神。他们是人民的功臣,时代的楷模,英雄的典范,警魂墙铭刻着,大蜀山亲拥着。

肃立在警魂墙前,倾听着他们的事迹,我的双眼早已被泪水模糊,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我不禁反问自己:你还是原来的你吗?面对英烈,你敢说问心无愧?是啊,我现在已脱下了橄榄绿,也没有穿上藏青蓝,我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青橄榄。原来的那个青橄榄,从只身制止械斗到跳入洪流救人;从勇擒枪犯到智斗歹徒;从照顾老人到援助儿童,无怨无悔。而现在的我,讲得失多了,讲忠诚少了,想待遇多了,想付出少了,做虚事多了,做实功少了。我深刻地反思着,反省着自己。“回母校,重温蜀山情;瞻英烈,再铸橄榄魂”,这就是我再一次回到母校的深切体会,也是我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又将告别母校,告别大蜀山,悠悠蜀山情,巍巍警魂墙,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以革命英烈为榜样,把服从和奉献作为对党的永远忠诚,挺起脊梁,为党徽增光。

作别大蜀山,树还是那些树,草还是那些草,花还是那些花,山犹在,情依然,只是已不见当年残垣断壁和那壁上用红漆写的“蜀山悠悠五年载,远离亲人筑洞防,唯有流血才豪迈,一颗红心向着党”那首诗了。抹不去的是记忆,抹不去的是育我成长的母校,更抹不去的是那份悠悠蜀山情。

(梅长顺)(该文获征文活动三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