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1-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京九线展开二轮集中修

    摘要:11月1日,京九线第二轮集中修在阜阳工务段拉开帷幕。结合集中修施工天窗,阜阳工务段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加大线路设备整治,确保线路安全平稳。图为该段职工在京九线伍明站区间线路进行换轨和应力放散作业。孙华方

  • 党代表宣讲党代会精神

    摘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后,作为生产工作一线职工的党代表,恒源煤矿机修厂杨桂敏回到单位后,在处理好工作的同时,立刻走进车间岗位、班前会上,及时向矿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传达省党代会精神,并将自己参会的所见、所

  • 六安提前完成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

    摘要:本报讯10月29日,随着“江安786”轮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完成,标志着六安市2021年度139艘1200总吨以上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工作提前2个月完成,位居全省前列。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工作

  • 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摘要:本报讯11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我省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亩产”本是农业术语,这一概念被引入到工业,是为了

  • 宿州市职工宣讲团成立

    摘要:本报讯11月2日,宿州市职工宣讲团成立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举行。据了解,这是继成立全市劳模宣讲团之后,宿州市成立的又一支旨在开展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宣讲队伍。据了解,宿州市职工宣讲团成员主要由全市范围内一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李克强讲话,王沪宁出席,韩正主持。◆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国家

  • 两万吨“积木”拼起全国首座全预制装配式地铁站

    摘要:本报讯10月29日上午9时许,首块长21.3米、宽2米、重达113吨的装配式车站预制底板,被巨型龙门吊缓缓吊起放在青岛地铁6号线可洛石站基坑底部的精平条带上。由青岛地铁集团投资、中铁四局施工的全国首个

  •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积极为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摘要:本报讯 11月2日上午,省总工会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部署工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十一届省委委员、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主持会议并讲话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工人阶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是社会新风的培育者、引领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工人以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铁四局在青岛地铁建设中创施工“奇迹”

两万吨“积木”拼起全国首座全预制装配式地铁站

   期次:第7709期   

本报讯 10月29日上午9时许,首块长21.3米、宽2米、重达113吨的装配式车站预制底板,被巨型龙门吊缓缓吊起放在青岛地铁 6 号线可洛石站基坑底部的精平条带上。由青岛地铁集团投资、中铁四局施工的全国首个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开始了搭积木式地拼装。

工地现场没有堆积如山的钢筋水泥,没有震耳欲聋的搅拌声,5 块宽 2 米、重量在 61 吨至 113 吨的预制底板以及侧板、顶板被有序地拼在一起,支撑起一个7层普通居民楼高、将近20米宽的空间,装上中板、中纵梁、中柱等预制配件,这样的支撑再延伸220米,一座地铁站的雏形就这样奇迹般地出现了,而首创这个“奇迹”的,就是中铁四局青岛地铁 6 号线的建设者们。

青岛地铁 6 号线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自主运行示范工程,中铁四局从进场之初就致力于把 6 号线建成“安全、优质、创新、绿色、智慧、和谐”的行业标杆,在技术创新和绿色建造技术方面集中发力,大规模研究和应用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建造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实现产业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装配式车站建造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提升建造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减少用工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我们承建的青岛地铁 6 号线可洛石站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技术,不仅车站外部结构采用预制拼装,内部的中板、立柱、纵梁也全部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全部预制拼装配件加起来有 2.2 万吨,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装配率 100%,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家。”中铁四局青岛地铁 6 号线项目总工程师汪开发介绍说,与传统现浇施工方法比较,一座全预制装配式车站可以节约工期 4 到 6 个月,施工工人数量减少80%,节省钢材 800 吨、木材 800 方,建筑垃圾减量 60%,减少碳排放20%,对“碳达峰、碳中和”有着直接贡献。

然而,从当下国内乃至国际上看,地铁车站全预制装配都是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来支撑。

在青岛地铁公司和中铁股份公司项目总部牵头组织下,项目部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首创了桩撑支护体系下施工技术,组织研发了“160 吨智能龙门吊+整体分离式台车”的工装设备,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BIM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精准设计、生产、拼装,攻克了国内首座桩撑体系车站装配建造难题,填补了国内该技术上的多项空白。

在可洛石站工地,最显眼的就是那些超大体积、超大重量的预制配件,而这些大家伙都是通过龙门吊吊装、榫槽安装,为此,智能龙门吊成为必不可少的施工“神器”。项目部研发的智能门吊不仅有着 160 吨的超大提升力,还具备旋转、精确自动定位、防摇摆、姿态微调、纠偏等多项智能化功能,有效保证了构件拼装精度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安全。“施工人员输入参数后,智能龙门吊可以自行将预制配件吊装到位,而且拼装误差能够控制在 2 毫米左右,这是人工操作所无法达到的。”汪开发自豪地说。

在这里,三维建模、施工动画模拟等BIM技术应用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阶段,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就通过三维建模、施工动画模拟等BIM技术的应用,演示出全预制装配施工过程,提前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了整个装配工程的顺利进行。(王辉 李尚征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